当前位置: 首页 » 文章 » 养殖技术 » » 正文

白绒山羊高效生态养殖要点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08-11-03  来源:中国兽药114网  作者:旭日  浏览次数:435
由于白绒山羊对严酷环境条件的独特适应性,主要饲养在自然生态条件比较脆弱的北方风沙区和丘陵山区,长期超载过牧,导致生态植被严重破坏。强制禁牧,简单圈养,又阻碍了白绒山羊的发展。这对矛盾处理不好,不是破坏生态环境,就是影响养羊业的发展。经过6年的摸索和实践,榆林部分白绒山羊饲养户取得了养羊和生态双赢的效果。现根据他们的做法,总结出以下养殖办法。
       舍饲不是简单强制圈养,它是养殖户具有适宜舍饲的优良品种、充足的草料、先进的饲养技术、科学的管理知识和较高的经营能力的前提下采纳的一种养殖模式。舍饲应该比放牧能创造更多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适度放牧是指以保护生态为宗旨,制定出各地的适宜放牧时期。休牧不同于禁牧,是为了给牧草创造生息机会而制定的停牧时期。白绒山羊生态养殖应做到“四位一体五配套”,四位一体即品种优良、技术先进、饲草充足、经营有方,五配套指圈舍实施完善、运动场宽敞、加工机械齐备、贮草棚窖齐全、羊均一亩优质草地落实。
1 选择饲养高产品种,调整羊群结构
        放牧饲养对品种的要求,首先是环境的适应性。高产品种由于对环境条件的要求较高,适应性相对较差,难以成为选择对象。高效生态养殖要求有生产性能较高的优良品种以及由优秀个体组成的群体,所需要的的饲养环境条件由养殖户供给。
不同的养殖模式对畜群的结构的要求是不一样的,繁殖母羊对营养的要求高于羯羊,放牧时由于饲草严重不足常常出现流产、死胎、弱羔、成活率低和产绒量下降的现象,故养殖户多选择提高羊群中羯羊比例(羯羊约占40%)的办法,提高群体产绒量。高效生态养殖,养殖户备有足够的草料,繁殖母羊不但产绒量不会降低,繁殖率明显提高,由一年一胎变为两年三胎或一年二胎。羔羊死亡率低,养母羊的收入高于羯羊,羊群中不留羯羊和老龄母羊,适繁母羊占70%左右。
2  根据养殖对象的营养需要,平衡种植、加工、储备充足的饲草饲料
        转变狭义农业观念,树立大农业思想,调整种植业结构,使种植业结构由粮食和经济作物二元结构变为粮食、饲料作物和经济作物三元结构。饲草种植由单调的苜蓿转为按营养需求合理安排禾本科饲草和豆科饲草种植计划。并通过青贮、干草调制以及有效防止饲草霉沤、日晒、雨淋的措施,尽可能减少牧草在收割、加工、储存过程中的营养损失。
3 完善基础实施,发展实施畜牧业,创造生态高效养殖的环境条件
 白绒山羊圈舍应与其生物学习性相适应,除冬季产羔室要保暖外,一般应为敞开式建筑,遮风挡雨即可,应满足其对寒冷刺激的需要。根据绒山羊喜欢采食离地面较高牧草的习性,食槽应建草架,饲草放入食草架上供其采食。与绵羊相比,白绒山羊对草料和饮水有更高的卫生要求,建筑实施要符合这一特点。同时应具备高低起伏不平的宽敞的运动场,保证休牧期每日有足够的运动。其它肉用和乳用动物圈舍应有较好的保温和防暑条件,而运动比白绒山羊少的多。
4 适度规模养殖,提高经营管理水平
       养殖规模和经营管理水平也是影响养殖效益的两大重要因素。放牧养羊效益与规模成正相关,群体规模越大,效益越高,养殖户通过选择增加羊只数量的办法来提高总效益。高效生态养殖,规模与效益在一定范围内成正相关,超出这个阈值效益与规模成负相关。要求养殖户根据当地自然因素和自家的人力资源、草料资源、场地、资金、技术、经营管理水平等条件,选择适合自己的养殖规模。据调查,陕北白绒山羊养殖户近两年以养30~50只适繁母羊的养殖户效益最好,这些养殖户的羊年产两胎率60%~90%,双羔率占18%~36%,而且羊只质量较好,个体产绒量多在600~800g之间。经营管理中他们逐步选留高产个体,不断提高羊群质量,提高自家种羊声誉。5~6月龄羊售价由最初的300~500元提高到1000~2000元。羊绒质量好,分级出售,每千克羊绒售价比普通户高出60~80元。
5  季节休牧
       通过调研,作者发现休牧与禁牧相比有以下优点:一是提高了天然牧草的利用率;二是改变了舍饲养羊完全不能放牧的片面认识;三是增加了养羊的经济效益;四是通过放牧锻炼,改善了羊只体质状况,降低了疾病的发生;五是有效缓解了养殖户劳动力短缺问题;六是避免了政府与偷牧养殖户的矛盾。更值得提出的是,这样做不但不会对生态造成影响,而且还减少了天然牧草枯死现象,提高了多年生牧草的生命周期。这可能是由于适当放牧促进了牧草的新陈代谢过程,增加了牧草根部的营养积累(增加蓄积和减少消耗)有利于牧草越冬,减少了冻死导致的干枯现象;同时通过采食起到了平茬作用,刺激牧草分蘖发芽和生长。羊蹄踩踏使落地草籽伏土,促进了牧草的多样性。
各地应根据当地土壤、植被等自然条件,在确保不破坏生态环境的前提下,通过估算适宜可牧期的办法,制定出适宜本地的休牧期。即休牧期=365d-可牧期。现以50只羊每亩适宜可牧期估算供参考。从调查结果看,大部分牧草资源可被利用,又不破坏生态环境。
黄土高原农田收割后一般放牧2~3小时为宜;荒坡草场植被密集,一般放牧4~6小时为宜;枣林地落果、落叶丰富,一般放牧3~5小时为宜。风沙滩地区生态植被脆弱,一般以放牧0.5~1小时为宜;下湿滩地区水草茂密,一般以放牧3~4小时为宜。
       6 适度放牧的季节选择
       可牧期的季节选择应坚持以下几条原则。①既能使牧草资源合理利用,又不对生态环境造成破坏;②有丰富的牧草资源供羊放牧采食;③不影响农作物栽培种植和植树造林;④一般以牧草生长旺季为宜,牧草初熟期放牧,天冻前长出的新生草叶光合作用强,根部养分蓄积充分,利于牧草越冬;⑤风沙滩地区不宜冬季放牧,以防扬沙,并在时间上应少于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
7  羊——草经营主体分离,有偿利用草场资源
羊——草经营主体分离是指天然草场和羊分别归不同的生产者经营管理,二者相互依存,相互制约,依靠市场经济和管理体制协调发展。村民与草地经营管理者以股份的方式集成经济联合体。草地经营管理者受全体村民委托管理草地,采用公开拍卖方式将可利用草地租赁给养殖户使用,租金主要用于草场建设和管护。羊与草分别由不同的生产者经营管理,有偿利用草场资源,有可能防止超载过牧,实现合理利用。

 
 
[ 文章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推荐图文
推荐文章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版权隐私 | 付款方式 | 免责申明 | 联系方式 |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豫ICP备180202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