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文章 » 疾病诊治 » » 正文

奶牛前胃疾病诊断与综合疗法分析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08-11-03  来源:中国兽药114网  作者:信风  浏览次数:821
奶牛前胃疾病是兽医临床多发病,在奶牛疾病中占很大的比例,开展前胃疾病的防治与研究,对养牛业的发展有极其重要意义。本文对诊治的436例奶牛前胃疾病从发病原因、综合症侯群、鉴别诊断、综合治疗等方面进行了分析总结,确立了奶牛前胃疾病的诊断思路,制定了“静、减、兴、补、通、护”综合治疗方案,在临床诊疗中取得了显著成效。
1 发病率
前胃疾病包括前胃弛缓、瘤胃积食、瘤胃臌气、创伤性网胃炎、瓣胃阻塞。在2006~2007年共诊治乳牛前胃疾病436例,占总诊治数的36%,其中前胃弛缓发病率最高,占前胃病疾病总数的48%,瘤胃积食占前胃病疾病总数的21%,瘤胃臌气占前胃病疾病总数的26.4%,创伤性网胃炎占前胃病疾病总数的之2%,瓣胃阻塞占前胃病疾病总数的2.6%。
2 病因分析
2.1 前胃疾病的发生与季节的关系
前胃疾病一年四季均有发生,但因季节、饲养管理方式和饲料不同有明显的差别。在诊治的209例前胃弛缓病例,发生在冬季和初春的为151例,占73%,这与长期舍饲、缺乏运动以及多数乳牛处于妊娠后期或产犊期,更重要的是舍饲期饲料单一,质量低劣,难以消化的粗纤维饲喂过多(玉米秸、豆皮、稻草等),缺乏必要的维生素和矿物质饲料,久之引起前胃机能减弱而发病。102例瘤胃积食和瓣胃阻塞病例,发生在秋末和深秋的为51例,占50%,因为正在秋收季节,各类果实及谷实均成熟,乳牛往往因过食或偷食果实或谷实引起瘤胃积食和瓣胃阻塞。瘤胃臌气发生在春末及夏季,由舍饲改为放牧,乳牛突然采食过量的青饲草,加上早上露水大,采食后在瘤胃内易引起发酵。创伤性网胃炎多发生在春季。所以,乳牛的各种前胃疾病的发生也呈现明显的季节性。
2.2 前胃疾病的发生与年龄的关系
前胃弛缓多发生于老龄、体弱或产期牛;瘤胃积食多发生于壮龄牛和幼龄牛;瘤胃臌气多发生于壮龄牛;瓣胃阻塞多发生于壮龄牛和老龄的高产牛;创伤性网胃炎多发生于壮龄牛。
2.3 前胃疾病的发生与乳牛生理状态的关系
乳牛的生理状态可分为妊娠期、分娩期、产奶期、干奶期四个时期,由于每个时期生理状态、生理需要的不同,胃肠功能会发生很大变化,加之环境条件、饲养管理条件的变化,常易发生前胃疾病。
2.4 其他因素
还可因异嗜采食了麻绳、塑料布、胎衣、袜子等异物,引起网瓣孔阻塞而发生瘤胃积食和瓣胃阻塞。采食了尖锐异物而发生创伤性网胃炎。
前胃疾病发生的原因很复杂,不但受饲养管理、饲料种类的影响,也和当时机体所处的生理状态等诸多因素相关,而且发病往往是多因素的综合作用的结果。除此之外,某些疾病可以继发前胃疾病。
3 临床症状
前胃疾病有综合症侯群,因疾病种类不同,又有各自的代表性症状,因此各种前胃疾病在临床上能够区分开来。
3.1 综合症侯群
3.1.1 不同程度的精神沉郁,忧苦,或惊恐不安。
3.1.2 食欲、饮欲减退或废绝,反刍次数减少,瘤胃蠕动机能减弱或消失。
3.1.3 排便次数少,量少,便干硬或稀薄,颜色、气味有所改变。
3.1.4 瘤胃、网胃、瓣胃触诊、叩诊有不同程度的变化,腹围也有不同程度变化。
3.1.5 随着病情的发展,逐渐出现不同程度的脱水和酸中毒。
3.2 各种前胃疾病的特征性症状
3.2.1 前胃弛缓:多数病例腹围缩小,尤以左膁部明显凹陷。触诊柔软、空虚、无力。排便少,往往排稀便。病情缓慢,全身症状多数不明显。
3.2.2 瘤胃积食:左侧腹围膨满,触诊内容物坚实,呈捏面团样,留有压痕,敏感疼痛。病牛忧苦,多数便少而干,少数病例排稀臭便,脱水、酸中毒。
3.2.3 瘤胃臌气:腹围显著增大,左侧膁部往往高出同侧髋结节,触诊紧张有弹性,叩诊呈鼓音。排便次数较频,量少而稀,酸臭味。病情发展迅速,呼吸极度困难,有的因窒息死亡。
3.2.4 创伤性网胃炎:多数病例体温高于正常,食欲时好时坏,反复出现瘤胃臌气,经常排深褐色的恶臭便,呻吟,磨牙。网胃区触诊呈现特殊的疼痛反应,实验室检查白细胞增多。
3.2.5 瓣胃阻塞:顽固性的病例病情重剧,病势发展迅速,腹痛剧烈,在1~3d内死亡。一般的病例病情发展缓慢,可持续6~12d,在7~10肋、肩关节水平线上下区域隆起,触诊坚实、敏感,易继发瘤胃臌气或积食。爬卧时痛苦、呻吟,病初排便少,每天只排1~2次,便中混有片状、花瓣样坚硬粪片,或呈算盘珠样,而后不排。瓣胃穿剌阻力大,注射药液阻力大。
4 治疗原则与措施
前胃疾病除创伤性网胃炎需手术治疗外,在治疗方法上遵循“静、减、补、通、兴、护”六字原则,并根据不同疾病,不同发展时期,应用时各有侧重。
4.1 静
静即镇静止痛为,采用安乃近肌肉注射,主要应用于有腹痛不安的病例。镇静止痛对机体恢复神经调节机能是十分必要的,但在一诊时最好不采用,因由于止痛作用会掩盖其真实的症状。
4.2 减
减即排气(或内容物)减压,导出瘤胃内容物和气体,减少有毒物质对瘤胃壁的剌激,减轻瘤胃的压力,对改善心脏及肺脏功能至关重要。
4.2.1 瘤胃切开术,排出内容物,用于最急性病例。
4.2.2 导胃洗胃,用1%温盐水导胃洗胃,导出内容物和有害物质,对前胃功能的恢复具有重要意义。
4.2.3 瘤胃穿剌,排出气体。对泡沫性瘤胃臌气达不到预期效果,可用油类泻剂加制酵剂,或二甲基硅油等消泡剂注入。
减在治疗前胃弛缓、瘤胃积食、瘤胃臌气、瓣胃阻塞是一重要的治疗措施。
4.3 通
通即疏通胃肠,瘤胃积食、瘤胃臌气、瓣胃阻塞时,为迅速排出积滞、阻塞在前胃的内容物和有毒物质,防止对前胃壁的剌激和进一步被吸收而采取的措施。
4.3.1 泻下剂:泻下剂种类和剂量根据疾病种类、病情而定。瘤胃积食、瘤胃臌气,选择硫酸镁、硫酸钠400~600g,一次用药多数可达到治疗目的。瓣胃阻塞选择油类泻剂和盐类泻剂配合,油类泻剂500~800ml,盐类泻剂600~800g,二次用药效果差就应停用。
4.3.2 瓣胃注射:向瓣胃内直接注入泻剂。如植物油500ml,25%硫酸镁500ml,或《大黄承气汤》煎剂等。具体方法为在右侧第九肋间、与肩关节水平线交点上下2~3cm处,剪毛消毒,用盐水针头垂直剌入皮肤,再向对侧肘头方向剌入8~10cm,注入时阻力大,回抽有胃内容物,即针在胃内,注入药液。
4.3.3 顽固性瓣胃阻塞,可采用瓣胃冲洗术。
4.3.4 中药
方1《大承气汤》加减,泻热攻下,消积通肠。
大黄100g,厚朴50g,莪术50g,三棱50g,榔片25g,香附50g,青皮50g,陈皮50g,硫酸镁300g,煎水后,兑入硫酸镁。本方能兴奋胃肠蠕动,增强胃肠对内容物向后排送,有显著泻下作用,还具有解热、抗菌、促进胆汁分泌的作用。口舌生疮,烦热,便秘尿赤;用于体壮乳牛瘤胃积食,便秘,瓣胃阻塞。
方2《增液汤》加减,滋阴、润燥、通便。
元参60g,麦冬30g,生地60g,芒硝250g,大黄90g。热邪伤阴而致的津液不足,胃肠干燥,大便秘结,瓣胃阻塞。用于老龄、体弱的乳牛。
方3《当归苁蓉汤》,润燥滑肠,理气通便。
当归200g,肉苁蓉100g,番泻叶60g,广木香15g,厚朴30g,炒枳壳30g,醋香附30g瞿麦15g,通草10g,神曲60g,植物油250ml。用于老弱、久病、体虚的乳牛,气虚无力,精神短少,不时拱腰努责,排粪困难,便干,便秘,口色淡白,脉弱。
4.4 补
补即补液、强心、解毒,健脾益气、消食。
4.4.1 根据病情发展情况,脱水和酸中毒程度,以及心脏功能变化,采取补液、强心、解毒的一系列措施。补液可根据红细胞压积测定值决定输液量,根据血液CO2测定值决定碱贮的补给量。
4.4.2 前胃弛缓和其他前胃疾病后期多出现脾气虚、脾气虚挟实,治宜健脾益气、消食。
1《参苓白术散》加减,补气健脾。
党参45g,白术45g,山药45g,莲肉30g,炙草45g,苡仁30g,茯苓45g,白扁豆60g,砂仁30g,桔梗30g,陈皮30g,大枣45g。
2《四君子汤》加味。
苍术60g,陈皮30g,厚朴45g,炙草15g,黄芪60g,党参30g,白术45g,茯苓45g,山楂30g,神曲60g,木香30g,青皮24g,当归45g。
3《健胃散》,消食下气,开胃宽肠。
山楂45g,麦芽35g,神曲35g,槟榔50g,莱菔子40g,枳壳45g,大黄120g,炙草20g。
4《健脾丸》,补脾益胃,理气消食。
党参60g,炒白术75g,白茯苓60g,甘草25g,陈皮30g,木香25g,砂仁30g,黄连(酒炒)25g,炒神曲30g,炒麦芽30g,山药30g,肉豆蔻(煨)30g,山楂30g。
    4.5 
兴即兴奋瘤胃,用兴奋瘤胃的药物,促进前胃蠕动,恢复消化功能,这对任何前胃疾病都是不可忽视的治疗措施。
4.5.1 拟胆碱药物,新斯的明、比赛可灵等。
4.5.2 促反刍液,10%氯化钙200ml,10%盐水500ml,10%糖500~1000ml,10%CNB20ml。
4.5.3 中药
《前胃舒散》加减,行气导滞,健胃消食。
槟榔50~100g,枳实50~100g,醋香附30~50g,川厚朴50g,青皮50g,陈皮50g,炒神曲50g,肉豆蔻50g,草果50g,大黄50~100g。
用法:350~450g,共为末,开水冲呈糊状,候温灌服,灌药后停止饲喂,2小时后可饮水。饮水少,加生姜100g(榨汁),胡盐100g。上方为成年牛用量,中、小牛酌减。
加减:前胃弛缓早期病例可原方服用,好转后减去大黄。增强消化功能,加焦山楂45g,炒麦芽100g(产乳期乳牛慎用),酵母片40片,多酶20g。消炎,加土霉素30片(12~15g)。体质弱、病程长,脾胃气虚,加当归50g,党参30~50g,黄芪50~100g,白术45g,茯苓45g,炙草30g(刚分娩病牛不用参、芪)。瘤胃积食,加牵牛子50g(孕畜忌用),芒硝200~300g。瘤胃臌气,加炒莱菔子50~100g,木香50g,牵牛子50g,人工盐300g。食滞,加木香30g,芒硝300g,大黄倍量。脾胃虚寒,加当归50g,肉桂30g,茴香30g,生姜100g。脾胃衰败,加官桂30g,茴香30g,苍术30g。胃寒,加干姜25g。
4.6 护
加强护理,当病情好转时给与少量营养丰富、易于消化的饲料,并控制饲喂量。待恢复后,再逐渐转为正常饲养。
5 小结
5.1 前胃疾病既有其共同症状,又有其不同的特点,在诊疗中在同中找出不同,在不同中找出相同,通过鉴别诊断而诊。
5.2 在治疗中,根据不同疾病,不同发展阶段,灵活运用“静、减、补、通、兴、护”六字原则进行治疗。
5.3 在前胃病治疗过程中,应考虑到奶牛的生产及饲养特点,极易发生钙的不足,这也是乳牛易患前胃疾病的原因之一,所以在治疗中应补钙制剂。
    5.4 根据中兽医脾胃理论,采用健脾益气、行气消食、健脾消食、泻下等治疗方法,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 文章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推荐图文
推荐文章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版权隐私 | 付款方式 | 免责申明 | 联系方式 |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豫ICP备180202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