仔猪出生后不久,其肠道中就有大量的细菌存在,正常情况下这些肠道菌群不会引起仔猪发病,只有当仔猪受寒和机体抵抗力下降时,才会引起红痢、黄痢和白痢发生。秋天气温忽冷忽热,应该加强饲养管理,减少仔猪“三痢”病的发生。
仔猪红痢:患病仔猪不吃奶,先是排出灰黄色或灰绿色稀粪,而后排出红色并发出恶臭的糊状粪便,多数发病仔猪在很短时间内死亡。防治方法:1、在发病猪群中对怀孕母猪于产前一个月和产后半个月各肌肉注射C型魏梭菌菌苗10毫升,使母猪产生较强的免疫力,从而对仔猪产生保护作用。2、产圈要打扫干净,严格消毒,仔猪未吃奶前用0.1%高锰酸钾溶液擦洗母猪乳头,以防其感染发病。3、对刚出生的仔猪采取药物预防性治疗,口服土霉素、四环素、连霉素或呋喃唑酮等均可。
仔猪黄痢:仔猪发病后排出黄色或黄白色稀粪,同时伴有腹泻,吃奶减少或停止,迅速消瘦,最后昏迷死亡。防治方法:1、仔猪产后24小时内最好全窝口服抗菌素类药物进行预防。2、每头每次肌肉注射黄连素液3毫升,每日3次,连用5天,疗效显著。3、取白头翁6克、龙胆草3克、黄连2克共研为细末,然后用米汤将细末调成糊状舔剂,涂在母猪的乳房区域,供仔猪拱食,平均每头仔猪每次1至3克,每日2次,连用3天。
仔猪白痢:初期仔猪体温、精神、食欲均接近正常,但排恶臭、灰白色稀粪,而后腹泻,食欲消失,脱水,眼凹陷,最后虚脱而死亡。防治方法:1、注意栏圈、用具、食料及母猪奶头的卫生,给仔猪提早补料,以锻炼其肠道消化机能。2、可用磺胺类药物进行治疗,同时让其内服活性炭(木炭也可)效果更好,一般用药3至5天即可痊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