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文章 » 疾病诊治 » 其他 » 正文

“五色”辨别动物疾病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08-09-26  来源:中国畜牧兽医报  作者:信风  浏览次数:239
  特养动物患病后,身体某个部位或某个器官常呈现特殊颜色,成为疾病的特征性症状,因而这些疾病也以颜色作病名。这为特养动物特别是小型特养动物的疾病诊断提供了中心目标和快速诊断的捷径。基本颜色共有五种,即红、黄、蓝、白、黑,一色为一诊,共五诊,即“五色”辨病,简述如下。

  “红色”辨病

  子狐红爪病和子貉红爪病。子狐、子貉的红爪病发病原因相同,是因母狐、母貉妊娠期内VC摄取不足或缺乏,引起新生子狐、子貉患病。

  症状 爪掌肿胀发红、出血、溃疡,行走困难,痛苦啼叫。

  治疗5%维生素C,给病子滴服,每子10滴~20滴,1日两次,连用5日。

  预防 妊娠母狐、母貉从产前10天开始,每日于日粮中添加维生素C50毫克~100毫克。

  “黄色”辨病

  水貂黄脂肪病。本病是因采食含大量不饱和脂肪酸的鱼类和蚕蛹,导致维生素E缺乏引起的。幼貂发病较多,食欲好身体壮的水貂发病较多。

  症状 可视黏膜黄染,背部皮肤增厚,鼠皮下脂肪呈条索状。

  剖检 皮下脂肪呈黄褐色,心冠脂肪呈黄色。

  治疗 维生素E20毫克。复合维生素B100毫克(每貂用量),混饲料中给予。

  预防 每日饲料添加维生素E5毫克、复合维生素B20毫克。不喂陈旧鱼类和蚕蛹。

  “蓝色”辨病

  火鸡蓝冠病。又名火鸡冠状病毒性肠炎,是由火鸡蓝冠病病毒引起的。

  症状 鸡冠发蓝,体温降低,排绿褐色稀粪,粪中含有多量黏液。

  治疗 无特效疗法,主要进行对症治疗。

  预防 因病愈后仍能排毒数日,须继续隔离饲养,加强卫生管理,采取综合防病措施。

  “白色”辨病

  蜜蜂白垩病。又名石灰质病,是由蜂球囊菌引起的。蜜蜂4日龄幼虫及雄蜂幼虫易感染。

  症状 体色变黄,很快死亡,由苍白色变为深黑色,体表覆盖一层白色菌丝,不久蜂尸发生白色石灰质化。

  诊断 显微镜下观察,可见到蜂球囊菌的菌丝孢子囊。

  治疗 ⑴彻底清理蜂箱,除去蜂尸。⑵白垩灭,每群蜜蜂每次用15毫克,扑撒于蜂路上,7天用药1次,4次为一个疗程。⑶灰黄霉素,配为0.2%的糖浆,饲喂蜂群,1日1次,连喂3天。

  预防 白垩灭,每群每次10克,扑撒于蜂路上,7天用药1次,6月份~8月份坚持使用。污染的蜂箱蜂具,每箱用硫黄3克~5克,密闭熏蒸消毒。

  “黑色”辨病

  鹧鸪黑头病。又名鹧鸪盲肠肝炎,是由火鸡组织滴虫引起的。鹧鸪、火鸡、松鸡、鸡都可感染,症状较重;孔雀、珍珠鸡、雉鸡只带虫不发病。

  症状 初期吃食少或不吃食,排黄绿色粪便,腹部膨大;末期头部皮肤瘀血呈紫黑色。

  治疗 ⑴呋喃唑酮,按0.04%的浓度拌料,连喂7天。⑵二甲硝基咪唑,每千克体重40毫克,拌入料中,连喂7天。

  预防 及时清除粪便污物,定期消毒禽舍、用具。

  蝎黑肚病。本病是因蝎子摄食不清洁食物引起的。

  症状 急性者肚腹发黑、胀肚、不食;慢性者腹发黑、体瘦、少食。

  治疗 大黄苏打片0.5克、土霉素0.1克拌入100克饲料中喂服。

  预防 保持蝎池清洁,食物要鲜活。

  蝎黑腐病。本病是因蝎子腹部皮肤受伤,感染腐败菌或葡萄球菌而发。症状:前腹部变黑肿胀,久则破溃流出黑液体。

  治疗 ⑴未破溃者,患部涂碘酊。⑵已破溃者,先用1%盐水清洗,再涂土霉素软膏。

  预防 少数发病,可拣出淘汰,注意池清洁卫生,用蝎元康喂黄粉虫,再用黄粉虫喂蝎子。 
 

 
 
[ 文章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推荐图文
推荐文章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版权隐私 | 付款方式 | 免责申明 | 联系方式 |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豫ICP备180202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