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文章 » 疾病诊治 » » 正文

猪病变化历程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08-07-03  来源:中国兽药114网  作者:信风  浏览次数:254
  近十年来我国集约化、规模化养猪发展迅猛异常,举世瞩目。然而,由于从业人员观念更新未能跟上行业发展,新、老或潜在猪病扩张速度超过有效防御能力,加之可能存在的饲料源性带来的无法控制的病原污染,以及可能严重摧毁动物免疫机能的重金属污染问题,使猪病防控成为制约行业发展的最关键因素。
  1995年前:猪群免疫力相对低下,复合继发症状不多  
  以上世纪80年代若干大型猪场的建成投产为标志,我国集约化、规模化养猪生产经过十年的发展已开始逐步走上轨道,这段时间除了少数猪场使用进口预混料或浓缩料外,大多数自配料猪场都普遍存在相当严重的维生素缺乏症。种猪主要表现为繁殖性能低下,腐蹄及子宫内膜炎相当严重,这两种病成为淘汰种猪的主要原因;生长猪则以消耗性喘气病和五号病压力最大,其它能以疫苗接种免疫的常见病则以猪瘟偶发为多。总体来说,该时期的猪群以免疫力相对低下为主,复合继发症状不多,疫病压力相对较轻。
1996-2000年:种猪因流产、死胎等造成的损失最为严重
  此时期种猪因流产、死胎、木乃伊胎、产弱仔等造成的损失最为严重,因子宫内膜炎而淘汰的母猪日渐增多,“仔猪断奶综合征”及“繁殖呼吸行综合征”开始肆虐,生长猪喘气病日趋严重,五号病常年潜在威胁。主要原因有五:
  1.伪狂犬病毒、细小病毒、Ⅱ型圆环病毒、繁殖呼吸综合征病毒等“新病原”随种猪引进而入侵。
  2.以提高乳、仔猪料档次为幌子,血浆蛋白粉、血球蛋白粉、肠膜蛋白粉等携带大量的各种病原的同源动物屠宰废弃物开始入侵(有疑问者请随时送样到有PCR检测技术的实验室测定),国内厂商开始效仿并大量生产同类产品。
  3.在以降低成本为强烈意欲的驱使下,盲目大量使用境内外肉骨粉等屠宰下脚料。
  4.以电子垃圾、废铜烂铁为原料生产的硫酸铜、硫酸锌等富含各种极有害重金属或稀有金属的超毒垃圾(有疑问者请随时送样到北京有色金属研究院或广州有色金属研究院检测),以降低成本优势迅速成为市场主导产品。
  5.原料发霉问题的严重程度足以引起业界重视。
2001-2005年:免疫紊乱状况成为大多数猪群的主要潜在危险 
  上述五大因素不但仍然存在,而且侵入程度日渐强势,加之法律严禁灭活病变组织分离物(俗称“自家苗”)的使用,猪场存在的各种老问题日趋严重,圆环病毒肆虐导致全场几乎无保育猪出栏的情况屡见不鲜,发病从断奶后到上市大猪部分阶段、不分季节常年可见;曾被作为Ⅱ型圆环病毒病标签的“皮炎肾病综合征”开始失去“判断标准”意义;曾以“附红细胞体”被过度炒作的症状开始被有识之士作为圆环病毒的典型症状之一来考虑;以病毒-细菌综合感染为特征的呼吸道病日趋严重,以至在屠宰场几乎无法找到胸肺无病变的个体(有兴趣者可随时到屠宰场考察)。滥用药物,大量使用复配、违禁药物仍然成为临床兽医的杀手锏,收效却甚微。
  免疫抑制、免疫麻痹等免疫紊乱状况成为大多数猪群的主要潜在危险,一旦风吹草动,“多米诺骨牌效应”随时可能发生。

 
 
[ 文章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推荐图文
推荐文章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版权隐私 | 付款方式 | 免责申明 | 联系方式 |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豫ICP备180202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