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我国部分地区不同程度的发生多重感染及混合感染引起猪体温升高到40.5℃以上的“高热病”,给养猪生产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
农业部给予了高度重视,组织有关专家、有关单位开展了流行病学调查、病原分离鉴定、动物实验等科技攻关,发现了高致病性蓝耳病变异病毒(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变异病毒),2007年4月,农业部正式确定该病为“高致病性蓝耳病” 。但是笔者认为蓝耳病只是原发病原之一,多重感染和混合感染同时存在是造成此次高致病性蓝耳病流行的关键。合并感染的病原主要有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猪瘟病毒、伪狂犬病毒、猪圆环病毒、猪流感病毒,支原体、猪链球菌、猪多杀性巴氏杆菌、致病性大肠杆菌、附红细胞体等。因此,应根据疫病流行特点和发病原因从消灭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增强猪群体质,提高抗病力入手,制定相应的防制措施。
一、流行特点
传播速度快,流行面积广,波及地区多,有明显的流行性;
体温升高40~42℃,病程1~3周,发病后5~7天开始死亡,3周后死亡逐渐平息;
不同的品种、不同日龄的猪均可感染,而且猪群的发病率为50%~100%;
生长育肥阶段的猪先发病,然后再蔓延到保育猪和哺乳仔猪;
以饲养管理差,免疫不到位,程序不合理,消毒不严格的中小型养殖户发病情况较重;
发病后抗菌药物治疗效果差或无效,有时还加速死亡。
二、发生流行的原因
引种处理措施不当,引进隐性感染猪;
病死猪处理不规范,发病后猪场的病死猪随便处置;
免疫程序不合理,疫苗质量差、漏免或不免疫,尤其是猪瘟、伪狂犬等病;
免疫抑制病的存在,如:蓝耳病、圆环病毒等造成免疫效果差;
饲养管理不当、密度大、圈舍环境卫生差、通风不良,消毒防疫措施不到位;
同源性蛋白质饲料如血浆蛋白粉、血球蛋白粉、肠膜蛋白粉等携带各种大量病原的动物屠宰废弃物的使用;
霉菌毒素的影响,破坏免疫系统,导致机体抵抗力差;
应激、用药不当等因素。
三、防制措施
(一)做好消毒灭源,坚持自繁自养,禁止人员随意进出,做好驱虫、灭蚊蝇、灭鼠工作,对猪场内外、交通要道、来往车辆、使用工具、引进种畜、粪便场所及时清洗、严格消毒,两种以上消毒药交替使用,每周两次。
(二)严格免疫程序和免疫方法,防止合并感染和继发感染,参考的免疫程序:
1.生产母猪
细小病毒 配种前15天注射,连注三胎,2毫升/头次。
乙型脑炎 每年4月份注射,2毫升/头次。
猪瘟 (丹毒、肺疫2联苗)同注,4头份/头次。
伪狂犬 产前一个月注射,2毫升/头次。
口蹄疫 每年两次(产前一月内禁注),3毫升/头次。
大肠杆菌 大肠杆菌4价苗,产前45、15天按说明注射两次。
链球菌 产前1月注射,3毫升/头次。
蓝耳病苗 产后10~12天按说明注射。
胃、流二联 每年11月份按说明注射。
萎鼻苗 产前1月注射(场内不发病不注),2毫升/头次。
2.后备母猪
细小病毒 配种前30、15天注射两次,2毫升/头次。
乙型脑炎 每年4月份注射,2毫升/头次。
猪瘟 猪瘟同丹毒、肺疫2联苗同时注射,4头份/头次。
伪狂犬 2毫升/头次。
口蹄疫 每年两次,3毫升/头次。
链球菌苗 配种前15~30天内注射,3毫升/头次。
以上体重75千克时开始,每7天注射一种。
3.种公猪
细小病毒、猪瘟(丹毒、肺疫二联)、口蹄疫、伪狂犬、链球菌均每年两次注射,乙型脑炎同母猪。
4.商品猪
猪瘟 首免20日龄,2~3头份/次;二免60~70日龄,3~4头份/次。
猪丹毒、猪肺疫 丹毒、肺疫二联苗同猪瘟二免时同注,1头份/次。
伪狂犬 27日龄注射,1毫升/头次。
口蹄疫 50~60日龄免疫,2毫升/头次;80~90日龄免疫,3毫升/头次。
链球菌 30日龄注射,2毫升/头次。
要保证免疫质量,把好疫苗质量关,做好疫苗的运输保管工作,保证其生物学效价;禁止使用过期、失效、无标签的疫苗。把好操作技术关,器械严格消毒,尽量一猪一针,避免交叉感染;注射深度适宜,剂量严格到位,确保每头猪都获得足量有效的疫苗使其产生坚强的免疫力。
加强饲养管理,饲喂高质量的饲料,选择优质原;禁止使用高铜、高锌及同源性蛋白质饲料。
(三)做好猪群的药物预防与保健,可使用一些增强猪群免疫力的药物,如黄芪多糖,以及广谱抗菌药,如支原净、金霉素、阿莫西林、强力霉素、氟苯尼考、磺胺类等。
1.仔猪阶段
2日龄:牲血素,1毫升/头;
3日龄:长效土霉素或得米先,0.5~1毫升/头;
7日龄:长效土霉素或得米先,0.5~1毫升/头;
15~20日龄:牲血素,1.5~2毫升/头;
21日龄:长效土霉素或得米先,1毫升/头。
2.保育阶段
每吨饲料加入以下药物,每月一次(选一种),每次7天,最好从断奶当天开始加入。
清瘟败毒散(按说明);
利高霉素(40%)100克;
泰乐菌素100克+强力霉素150克(金霉素300克);
支原净(80%)125克+阿莫西林150克+强力霉素100克;
支原净 (80%)125克+氧氟沙星150克。
3.母猪阶段
每吨饲料加入以下药物,每月一次(选一种),每次7天。
支原净(80%)125克+金霉素300克+50%维生素E粉300克;
清瘟败毒散+强力霉素200克+壮观霉素(按说明用);
黄芪多糖(按说明用);
支原净(80%)125克+强力霉素200克+50%维生素E粉300克。
4.育肥阶段
支原净(80%)125克+强力霉素150克+多维150克;
支原净(80%)125克+阿莫西林150克+清瘟败毒散(按说明用);
磺胺5甲氧300克+甲氧苄氨嘧啶(TMP)60克+小苏打400克。
2006年下半年及2007年上半年,根据周边猪病流行情况,在山西省临汾市尧都区贾得乡宝鑫猪场(存栏3500头)、屯里镇韩村猪场(存栏4000头)使用此方法成功防治高致病性蓝耳病及其它传染病,现结合各地防制经验加以总结与大家共勉,不妥之处请批评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