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文章 » 疾病诊治 » » 正文

新生子猪低血糖症的防治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08-03-19  来源:河南科技报  作者:信风  浏览次数:219
  新生子猪低血糖症发生的主要原因是妊娠母猪后期的饲料营养成分不全面、产后缺乳或子猪本身不能吮乳等,加之天气寒冷,子猪体内耗糖量增多,在胎儿时期缺糖或生后不能充分获得糖的补充,血糖急剧下降,导致神经兴奋或抑制而死亡。 

  症状 本病多发生于生后2~3天的子猪。发病子猪突然不吮乳,毛色发暗,四肢绵软无力,卧地不起,有的迅速死亡,有的则呈现脑神经机能障碍,出现阵发性痉挛,角弓反张,四肢伸直或呈游泳状运动,眼球不灵活,口腔有少量白沫,有的表现肢体绵软,对外界事物无反应,体温低,甚至可在37℃以下,最后陷入昏迷状态而死亡。病程一般为数小时,有时可拖延至1~2天。 

  防治 一、加强母猪饲养管理。对怀孕母猪根据不同妊娠阶段的特点,采取相应的饲养方式,保证母猪从日粮中获得充足的营养物质,满足胎儿生长发育的需要,但不要使母猪过于肥胖。在母猪产前7天至产后5天,每天在其饲料中拌入100克白糖饲喂。二、对病子猪用10%的葡萄糖溶液10毫升腹腔注射,每隔6小时1次,连用2~3天。也可配合口服白糖,每次5克,连续应用。 
 
 
[ 文章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推荐图文
推荐文章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版权隐私 | 付款方式 | 免责申明 | 联系方式 |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豫ICP备180202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