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原
本病病原为猪带绦虫,又名有钩绦虫的蚴虫,叫细颈囊尾蚴,囊内含透明液体,自黄豆大到鸡蛋大。寄生于多种家畜的肝表面及肠系膜上。其终末宿主是犬。
流行特点
猪囊虫病呈全球性分布。猪囊虫是寄生在犬或人体的有钩绦虫的幼虫,患猪是有钩绦虫的中间宿主,人是终末宿主(也可以是中间宿主)。
症状与病变
猪感染本病后一般无明显症状,只有在极严重感染或某个器官受到损害时才表现明显症状,如寄生于呼吸肌、肺、喉头时,猪表现为呼吸困难,声音嘶哑和吞咽困难;寄生于眼可致视力减退;寄生于大脑则有癫痫和急性脑炎症状。此外,病猪在隔肌、心肌等以及脑、肺等形成白色半透明、黄豆大的囊泡。幼畜严重感染时,症状明显,表现为生长缓慢、急性腹膜炎、黄疸、发烧等,如寄生在肺脏时,可引进支气管炎或胸膜肺炎。
诊断
猪生前诊断是检查舌两侧或结膜上是否有囊虫寄生。实验室诊断常用炭凝集试验、间接血凝试验等。解剖后在肝脏或胸系膜上检到囊虫即可确诊。
防治
厕所要与猪圈分开。人不要吃生的或未煮熟的猪肉。猪感染囊虫病后,可用丙硫苯咪唑,按猪每千克体重60-65毫克,一次口服,隔日一次,连用3次;吡喹酮50毫克/公斤体重,与液体石蜡1:6比例混合分两次肌肉注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