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文章 » 疾病诊治 » » 正文

一例羊鼻蝇蛆病的报告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06-05-31  来源:中国兽医寄生虫病  作者:信风  浏览次数:410
  2003年6月15日,沈阳市于洪区一个体养羊户,送检病羊1只、病死羊1只,我们经过临床症状观察、尸体剖检、实验室诊断为羊鼻蝇蛆病亦称羊狂  蝇蛆病。相继又有二起羊鼻蝇蛆感染的病例发生。  
  1 临床症状    
  病羊鼻粘膜发炎,有时有出血,开始分泌浆液性鼻液,以后流出脓性鼻液,带血,由于鼻孔处形成硬痂,使之堵塞,因而呈呼吸困难,患羊表  现为打喷嚏,甩鼻子,摇头,磨牙,食欲减退,日益消瘦,其中一只羊,出现旋转行走样神经症状。    
  2 尸体剖检    
  对病死羊只进行病理解剖,内脏未见到特征性病变。在鼻腔、鼻窦发现有羊鼻蝇蛆,鼻粘膜发炎、出血,形成硬痂,其中有一例羊鼻蝇蛆幼虫  进入大脑,造成脑膜损伤。    
  3 实验室诊断    
  通过剖检,对发现的幼虫,经显微镜观察,确诊为羊鼻蝇蛆(幼虫)。即第1期幼虫呈  黄白色,长约1mm,前端有2个黑色的口前钩,体表丛生小刺。第2期幼虫呈椭园形,长20~25mm,体表的刺不明显。第3期幼虫(成熟幼虫),幼虫体长  约30mm,共分8节,前端细小并有1对黑色口前钩,  背面凸起,各节上具有 深棕色的膜带,无刺。腹面扁  平,各节前缘具有数列小刺。后端如齐平,有两个明  显的黑色气孔,幼虫色泽为棕褐色。    
  4 讨论与小结   
  4.1  羊鼻蝇蛆病是由狂蝇科(Oestridae)狂蝇属 ( Oestrvs )羊鼻蝇( Oestrus ovis )的幼虫寄生于绵羊、  山羊的鼻腔及其附近的腔窦引起的疾病。  
  4.2  本病为地方性流行,多发生在夏、秋季节,以夏季为最多,幼虫的产出是在6~10月间。鼻蝇一般为一年一代,有时也可为二代,视出现季节早晚和气  候不同而异。  
  4.3  根据临床症状、流行病学情况、剖检变化、实验室诊断,确诊为羊鼻蝇蛆感染。在鼻腔、鼻窦和额窦内可以发现羊鼻蝇幼虫。 
  4.4 防治,应以消灭羊鼻腔内的第1期幼虫为主要措施,对大群羊可采用敌敌畏饮水驱虫法或气雾法。  本站即采用精制敌百虫按0.12g/kg体重,兑水配成  2%水溶液口服,对第1期幼虫驱杀效果理想。亦使  用20%碘硝酚注射液,以15mg/kg体重皮下注射,对驱杀羊鼻蝇各期幼虫效果理想。或也可使用伊维  菌素、阿维菌素等。由于各地的气候条件不同,应根据羊鼻蝇的生物学特性,确定进行防治的时间。一  般在每年11月份进行患羊的驱虫,可以获得良好防治效果。我们在实际工作中收集到的标本如图1 
  [ 作者:秦蓁 ]  (辽宁省动物防疫站,沈阳 110161)  
 
 
[ 文章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推荐图文
推荐文章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版权隐私 | 付款方式 | 免责申明 | 联系方式 |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豫ICP备180202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