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传染性喉气管炎(Infections Laryngotracheitis 简称:ILT)是由庖疹病毒A亚群病毒感染引起的鸡的一种急性呼吸道传染病,该病传播快、死亡率高,其特征是呼吸困难、咳嗽和咳出血样渗出物。目前该病无特效治疗药物,经采取综合防制措施,可控制病情。
一、流行特点
鸡和野鸡均有易感性,各种日龄的鸡均可感染发病,但以育成鸡和成年产蛋鸡多发,褐羽、褐壳蛋鸡种发病较为严重。病鸡和康复后带毒鸡是本病主要传染来源,主要通过呼吸道传播。一旦在鸡群发生,传播速度较快,短期内可波及全群。一般死亡率在10%~20%。在流行之后,康复鸡仍带毒,还可在鸡的喉头和气管黏膜中藏毒长达1年之久。有些未接种疫苗的鸡与接种疫苗的鸡接触后,也可引起发病,说明有些接种疫苗的鸡,可在较长时间散毒。种蛋也可传播病毒,鸡群发病后可获得较坚强的保护力,康复鸡在一定时间内带毒并向外排毒,可成为易感鸡群发生本病的主要传染源,另外,鸡群饲养管理不当、鸡舍过分拥挤、卫生条件差、通风不良、维生素A缺乏和寄生虫感染等,均可诱发或促进本病的传播,本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但以寒冷的秋末、冬季、早春多发。
二、发病机制
病毒在喉头和气管黏膜的上皮细胞中繁殖,引起这些黏膜发炎和一部分上皮细胞中的嗜酸性核内包涵体的形成。由病毒所致的黏膜发炎,常因兼性病原菌的侵入而恶化,在黏膜上形成纤维蛋白假膜,引起呼吸困难或窒息。病毒只侵入一部分病例血液中,并不在血液中繁殖。
三、临床症状
突然发病、传播迅速是本病发生的特点。病鸡主要表现为呼吸困难,而呼吸困难程度比任何鸡呼吸道病明显而且严重。临床可见病鸡伸颈张口吸气,低头缩颈呼气,闭眼呈痛苦状。多数鸡表现精神不振,食欲下降或拒食,呼吸时发生湿性咳嗽,发出响亮的喘鸣声,呈下蹲姿势,咳嗽时甩头,甩出血样痰液。从鼻流出浆液性或脓性粘液,呈半透明状,眼结膜发炎,流泪。严重病例,极度呼吸困难,痉挛性咳嗽,咳嗽或摇头时咳出带血的粘液,有的病鸡因气管内渗出物不能咳出而窒息死亡。病鸡稍瘦,鸡冠和肉髯发绀。有时排出绿色、黄白色稀便,最后多因衰竭而死亡。若产蛋鸡,其产蛋量迅速下降或停止,产薄皮蛋,无壳蛋增多。
四、剖检变化
病死鸡可见眼睑周围肿胀,结膜充血、水肿,有的有点状出血,下眼睑水肿,角膜出现溃疡。喉头和气管黏膜明显充血、出血和肥厚,气管上皮坏死,呈现喉炎和出血性气管炎。喉头、气管内有带血的粘液性分泌物和条状血凝块。有的鸡喉头和气管黏膜附有黄白色粘液或黄色干酪样物,并在该处形成栓塞,鸡多因窒息而死。肺及支气管有炎症变化,脾、肝、胃肠等有不同程度的瘀血。
五、诊断
(一)试验室诊断
本病是一种急性、迅速传播的呼吸道传染病。病鸡表现为呼吸困难、张口呼吸、喘气,有啰音、阵咳、咳出带血粘液,出血性气管炎是典型病变。根据上述典型症状和鸡群病史等可做出初步诊断。要进一步确诊需做气管或眼结膜组织中核内包涵体检查、琼脂扩散试验和动物试验。
1.无菌采取病死鸡的气管,研碎制成匀浆,置于冰箱内反复冰融三次,离心取上清液,接种于9~12日龄鸡胚绒毛尿囊膜,经48小时出现痘斑,核内有包涵体。
2.琼脂扩散试验:采取10份病鸡气管分泌物作抗原,与已知传染性喉气管炎阳性血清做琼脂扩散试验,其结果出现明显沉淀线,则可判定气管分泌物中有传染性喉气管炎病毒(ILTV)存在。
3.动物试验:采集病死鸡的气管分泌物,按常规方法处理后,经鼻腔接种易感鸡6只。2天后出现呼吸道症状,3天后出现典型的传染性喉气管炎症状及病理变化。
根据流行特点、临床症状、剖检变化和实验室检查,可诊断为鸡传染性喉气管炎。
(二)鉴别诊断
鸡新城疫 鸡新城疫和传染性喉气管炎的病原都是病毒,传染快,发病率高,同样有呼吸困难症状。但传染性喉气管炎无神经症状及拉稀等消化道症状。病理变化局限于喉部和气管,呈现出血性或假膜性喉炎及气管炎。
鸡传染性支气管炎 传染性支气管炎主要感染30日龄以内的雏鸡,也出现呼吸困难,但表现为支气管炎及肺炎病变明显。而传染性喉气管炎侵害较大日龄的鸡(4~12个月),病变在气管及喉部,其中含大量粘液性、坏死性物质。
黏膜型鸡痘 如呼吸困难,口腔检查亦见喉头处被干酪样物所堵塞,病死鸡剖检可见喉头、气管栓塞等与传染性喉气管炎极相似。但黏膜型鸡痘在喉头处黏膜可见隆起的单个或融合在一起的灰白色痘斑,一般不见气管的急性出血性炎症。
禽霍乱 禽霍乱往往仅流行于个别鸡群或小范围,若在同一地区鸡、鸭、鹅同时大批发病死亡,则可能是禽霍乱,而不是传染性喉气管炎。禽霍乱病程短,一般在1~2天内死亡。剖检死于禽霍乱的鸡,可见肝脏上常有灰黄色坏死点,心包膜内有大量的纤维蛋白性渗出液。全身浆膜、黏膜出血,细菌检查,可检出巴氏杆菌,这是传染性喉气管炎所不具有。
维生素A缺乏症 病程呈慢性,初期咽喉和食道没有纤维蛋白性覆盖物,而有脓疱样小结节,在上呼吸道的上皮细胞和黏膜腺中可见角化病变,无气管急性出血性炎症变化。
六、综合防制措施
本病没有特效治疗药物,可选用下列方法进行试治。
1.挑选病鸡并进行隔离治疗,对于假定健康鸡群紧急接种鸡传染性喉气管炎和鸡痘基因工程活载体疫苗(简称为喉痘二联疫苗,哈兽研生产),用生理盐水稀释后刺种或翅根部肌肉注射0.5毫升/只。
2.用信得吉康(含禽IFN)饮水,中鸡3000只/瓶,大鸡2000只/瓶,对重症肌肉注射0.3毫升/只,每天1次,连用3天;在饮水加入强力咳喘灵口服液(含金银花、连翘、川贝、半夏、杏仁等)200毫升对水200千克,每天2次,连用3~5天。为防止继发感染细菌病,在饲料中添加复方阿莫西林或氟苯尼考、氧氟沙星等100克加饲料50千克,连用3~5天。
3.可用中药进行防制,板蓝根、玄参各70克,黄连、连翘各50克,双花60克,桔梗40克,陈皮、甘草各20克,共为细末,按1%混于饲料中,连用3天。或用中成药,如禽喘康、支康散拌料喂给。
4.对于呼吸困难严重的病鸡,用手扒开鸡嘴,观察喉头部有无血块、纤维素假膜堵塞,如有阻塞,可用镊子将其夹出,然后涂以碘甘油,每天1次,连续治疗3天。用上述方法治疗时,均在用药后空档时在饮水中加入电解多维1包(227克)加水150千克、0.1%的维生素C和黄芪多糖,以增加机体的抵抗力。
对该病的预防要加强饲养管理,提高鸡群健康水平,改善鸡舍通风条件,降低鸡舍内有害气体(如氨气、一氧化碳、硫化氢等)的含量,做到全进全出,严禁病鸡引入等,要做好消毒工作,用0.5%百毒杀对鸡舍、环境及鸡群进行全面彻底的消毒,平时每周2次,发病期每天1次,连续消毒7天。同时要做好疫苗接种工作,用喉痘二联疫苗(哈兽研生产)分别在21~35日龄和85~95日龄两次免疫,刺种或翅根部肌肉注射均可,无不良反应。
七、小结
1.在治疗过程中,经实践证明,采用中西结合进行治疗效果较好,早期、按疗程使用干扰素,并配合中药或中成药,采用清热解毒、润肺、止咳、提高免疫机能的多糖类药物,病初可明显减缓呼吸道的炎症,达到缩短病程、减少死亡的目的。
2.一旦鸡群发生该病,极易并发或继发支原体病、大肠杆菌病、鸡传染性鼻炎等。因此在治疗过程中,应同时使用抗生素类药物,如阿莫西林、氧氟沙星、氟苯尼考和替米考星等,也是降低死亡的重要措施。
3.除用上述中西药物治疗外,同时要在饮水中或饲料中添加电解多维、维生素C、黄芪多糖等药物,可增强机体的免疫力,降低应激反应,是提高治愈率的保证。
4.免疫接种是预防病毒性传染病的重要措施,目前有两种疫苗用于鸡传染性喉气炎免疫接种,一是弱毒疫苗,经点眼免疫接种,但该疫苗毒力较强,点眼4天后,会出现不同程度的疫苗反应,流泪、闭目、呼噜、食欲减少或不食;重症者与自然发病症状相似,易引起死亡,甚至大批死亡,疫苗反应持续30多天不等。特别是支原体阳性鸡群,用苗后反应更严重;二是强毒疫苗,用于涂擦泄殖腔黏膜,4~5天后,黏膜出现水肿和出血性炎症,排毒的危险性很大。无论疫苗的毒力强弱,只能在疫区或发生过该病的地区使用,因为接种上述疫苗的鸡群,仍向外界排出病毒。使用哈兽研研制的鸡传染性喉气管炎和鸡痘基因工程活载体疫苗(简称为喉痘二联疫苗)后,没有不良反应,免疫后鸡精神状态、采食、饮水均无异常,产蛋高峰期免疫、支原体阳性鸡群接种后也未见不良反应。使用方便,既可以刺种,也可以浅部肌肉注射。可按喉痘二联疫苗说明书进行刺种,也可用生理盐水稀释后翅根浅部肌肉注射0.1~0.3毫升/只,分别在21~35日龄和85~95日龄二次免疫,免疫剂量要准确,操作迅速。在鸡群暴发传染性喉气管炎时,用2倍量疫苗紧急接种,可有效地控制病情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