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传染性喉气管炎是由传染性喉气管炎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接触性上呼吸道感染的传染病。其病原属疹病毒Ⅰ型,此病的主要特征是呼吸困难,咳嗽和咳出含有血液的粘痰。剖检可见喉头、气管黏膜肿胀,出血和糜烂。发病早期患部细胞可形成核内包涵体。现在山东地区本病已发生,呈地方性流行。主要特点是,发病传播快,雏鸡发病严重,死亡率高,最高可达85%;成鸡感染率高,但致死率较低;未免疫鸡群发病严重,免疫鸡群发病较轻。
一、流行病学
此病一年四季均会发生,但以冬、春季节多见。虽然各种年龄的鸡均可感染,但以成年鸡的症状最为典型。病鸡及康复后的带病鸡是主要的传染源,经上呼吸道及眼内传染。鸡群拥挤,通风不良,饲养管理不善,维生素A缺乏,球虫感染等,均可促进本病的发生,此病在同鸡群传播速度很快。
二、症状
由于病毒的毒力不同、侵害部位不同,传染性喉气管炎可分为喉气管型和结膜型,由于病型不同,所呈现的症状也不完全一样。
喉气管型 是高度致病性病毒株引起的,其特征是呼吸困难,抬头伸颈,并发出响亮的喘鸣声,表情极为痛苦有时蹲下。患鸡初期粪便呈绿色,后期为绿色稀便。有鼻液,半透明状,眼流泪,伴有结膜炎,很快蔓延全群。病鸡精神沉郁,食欲减退,鸡冠肉髯发绀,呼吸困难,伸颈、张口呼吸,有喘鸣音、湿性啰音,咳嗽、甩头、有时咳出带血的粘液,粘附在地面、水槽、鸡笼上,常有鸡由于血块、粘液、干酪物堵死造成窒息而突然挣扎死亡,死后鸡冠及肉髯呈黑紫色,死亡鸡体状况较好,死亡时多呈仰卧姿势。
结膜型 是低致病性病毒株引起的,其症状是眼结膜炎,初期患鸡眼流泪,或有小气泡,精神尚好,随后眼红、肿胀、有分泌物,初期为浆液性,后变为粘液性或浓性,重者上下眼睑粘连,结膜囊内有干酪物,眶下窦、鼻窦肿胀,呼吸道症状轻或无,病鸡精神沉郁,食欲减退或废绝,最后消瘦,衰竭死亡,病程长。如有继发感染死亡率可达15%~30%。产蛋鸡产蛋率下降,畸形蛋增多。
三、病理变化
喉气管型 主要是喉头和气管充血、出血、带血粘液、气管内可见血块形成的栓塞,病程长的鸡喉头可见坏死灶、黄白色干酪物,有时气管内也可形成一层可剥离的黄白色纤维素性干酪样物质。严重时可见肺充血、出血,心肌出血,个别鸡腺胃出血。鼻腔和眶下窦黏膜发生卡他性或纤维素性炎症。黏膜充血出血,鼻腔渗出物中带有血凝块。产蛋鸡卵巢异常,出现卵泡变软、变形、出血。
结膜型 主要是呈浆液性结膜炎,表现为结膜充血、水肿,有时有点状出血。病鸡眼睑,特别是下眼睑发生水肿,有的则发生纤维素性结膜炎,角膜溃疡。
四、诊断
突然发病,传播快,成年鸡多发,发病率高,死亡率低;头向前向上张口呼吸、喘气、有啰音、咳出带血粘液;气管出血性炎症。根据以上三点即可做出初步诊断,进一步确诊需作实验室检查。具体方法如下:
1.发病初期(1~5天)用气管或眼结膜组织,经固定、作姬姆萨氏染色后镜检,可见上皮细胞核内包涵体。
2.用病死鸡的气管分泌物或组织悬液,经喉头或鼻腔或气管接种易感鸡,2~5天可见典型的症状和病变。
3.用病鸡的气管粘液涂抹鸡的泄殖腔,3~4天后见泄殖腔发炎、红肿。
4.病毒分离鉴定,取病死鸡的喉头、气管(渗出物)及肺,剪碎、研磨制成1:5~1:10的悬液,离心,取上清液,双抗(青霉素、链霉素)处理,取0.1~0.2毫升,接种到9~12日龄鸡胚绒毛尿囊膜上或尿囊腔内,3~5天后绒毛尿囊膜上出现白色痘斑,痘斑的边缘混浊,中央凹陷坏死,在周围细胞内可见核内包涵体。
五、鉴别诊断
本病在鉴别诊断上,应注意同慢性呼吸道传染病、鸡新城疫及传染性支气管炎间的区别,容易发生误诊,现将这三者的主要特点总结如下:
1.慢性呼吸道病:传播慢,病程长,主要症状是流鼻涕,喷嚏,咳嗽和呼吸困难较轻,后期眼睑肿胀,眼球萎缩。病变主要是鼻、气管、支气管和气囊内有粘液,后期气囊混浊,气囊内有黄的熟蛋黄样干酪物,抗菌药物治疗有效。
2.新城疫:主要症状是咳嗽,伸头张口呼吸,呼吸困难,传播较快,粪便黄绿色或黄白色,后期粪便蛋清样,有神经症状。病变主要是腺胃乳头出血,小肠黏膜出血或坏死,常形成枣核样溃疡,气管病变以气管环充血为主。
3.传染性喉气管炎:主要症状是张口呼吸,呼吸困难,传播较快,咳嗽少见,产蛋鸡产蛋下降快,畸形蛋、软蛋多。病变主要在气管的下部和支气管有浆液性或干酪样渗出物,常见肾脏尿酸盐沉积,产蛋鸡卵巢滤泡充血、出血、坏死。
六、防制
非疫区:主要是防止本病的传入,而且不能使用任何弱毒疫苗。
疫区:制定合理的防制措施是关键。
1.加强饲养管理,使用营养平衡的全价饲料,同时增加多种维生素的用量,以保护呼吸道黏膜上皮,使鸡舍通风良好,既无贼风,又能保持空气新鲜,严防氨气、硫化氢等有害气体超标,坚持带鸡消毒,减少对鸡的应激,适当降低饲养密度。
2.接种疫苗,主要是用弱毒疫苗,临床使用中,进口疫苗副反映小,但成本高,可根据情况选择。接种方法以点眼最好,滴鼻可能会引起呼吸道疾病,饮水免疫效果差,肉鸡5~8日龄一次免疫即可,蛋鸡必须接种两次,由于发病日龄趋小,首免可安排在3周龄左右,二免在14~17周龄。
鸡传染性喉气管炎的疫苗普遍存在副反应,为减少副反应的发生,可采取以下措施:接种前治疗鸡群中可能存在的慢性呼吸道,传染性鼻炎、大肠杆菌等病,可直接在每500羽的疫苗中加入100万单位的链霉素等抗生素;在免疫后的3~5天内在饮水中加入多种维生素及对支原体,大肠杆菌效果较好的抗生素;在接种前后7天内不接种任何其它呼吸道病疫苗,一旦发生流泪眼红肿,即为疫苗反应,可在饮水中加入环丙沙星,氧氟沙星等抗生素,同时补充维A,一般3~5天可痊愈。
注意:接种疫苗的空瓶,器具及剩余的药液必须集中消毒处理,焚烧或深埋,严禁乱扔或露天放置。
七、对症治疗
1.为减少损失,控制疫情,隔离病鸡全群消毒;及时紧急接种,时间越早、效果越好,疫苗可选用进口或国产的弱毒疫苗、稍加量,必须点眼,不能滴鼻或饮水,除紧急接种外,增加多维的用量。
2.紧急接种后两天内可用抗生素、氧氟沙星加林可霉素全群饮水防止继发感染,每只鸡每天用盐酸麻黄素15毫克,氨茶碱50毫克饮水平喘缓解症状,(产蛋鸡慎用或用药量减半)两天后,可用抗病毒药双黄连口服液治疗,一般5天可痊愈。
3.对于发病严重的个体鸡的治疗
喉气管型 喉头有堵塞物的,用尖嘴镊子除去,用氢化可的松或地塞米松与卡那霉素配合,向口中滴注,每天2次,连用3~5天。
结膜型 用氢化可的松眼膏点眼,每天2次,连用3~5天。
②对辽宁省盘锦传染性喉气管炎的免疫防制
陈茂勇
天津生机集团圣世莱科技有限公司技术部
2006年11月中旬,辽宁省盘锦市高升地区的蛋鸡在刚达到产蛋高峰期或要下高峰期时,出现了产蛋率迅速下降,以呼吸困难、咳嗽和咳出血条或含有血液的粘液为特征的疾病。
流行特点
本次发病主要是产蛋鸡,以发病急、传播快、死亡率高为特征,2~3天可传遍大群。此地区为传染性喉气管炎的非疫区,以前没有发病记录。但由于大部分养殖户每批鸡的防疫程序都不一样,有的前一批防疫了传染性喉气管炎,下一批没有防疫,造成了该病病毒的散播,这是发病的主要原因之一。另外,临近的县城在近期也发生了传染性喉气管炎,这也是发病原因之一。
临床症状
发病鸡产蛋率由93%~95%迅速下降至50%~60%,蛋的质量下降。病鸡呼吸困难,张口喘气,咳嗽,在鸡笼上可以见到咳出的血条及含血的粘液,采食量下降30%~40%。
剖检变化与诊断
喉和气管黏膜肿胀、潮红、充血、出血,喉和气管表面附有一层灰白色粘液,严重的气管表面覆盖一层血条。卵巢发生异常,卵泡变软、出血等。
根据流行特点、临床症状及剖检变化,可初步诊断为传染性喉气管炎,确诊需进行实验室诊断。
防制措施
紧急防疫 在鸡发病的初、中期可紧急接种进口疫苗,1倍量点眼,为防止继发感染结膜炎,可在免疫接种结束后,大群投服抗生素。
加强消毒 进行紧急接种的鸡群,在防疫结束2天后,用聚维酮碘类消毒剂带鸡喷雾消毒,一天一次。没有进行免疫接种的鸡群,应在发病后加强消毒。
药物治疗 黄芪多糖纯粉加量至2倍量,安乃近加量至1.5倍量混合后上下午饮水,克斯平(三子散,河南康星药业生产)全天拌料,把发病鸡挑出,单放在一个房间,进行单独治疗。用克斯平一代灌服,早晚各一次,其他同上。视病情连用5~7天。
小结
经过以上治疗后,虽然及时控制住了死亡,但是该病的死亡率还是在5%~15%之间,给养殖户造成了很大的损失。数周后回访,刚上高峰的鸡产蛋率已经恢复到90%以上。
值得注意的是由于传染性喉气管疫苗的特殊性,鸡场进行了该疫苗的免疫之后,必须在以后的养殖中批批防疫,中间不能间断,否则就会造成病毒散播,致使发病,这也是本次疾病发生的主要病因。另外,本次疾病的发生和养殖户图省事,尽量减少做疫苗的次数,或因指导兽医的不慎,中间有间隔有很大的关系,在今后的养殖中应引起足够的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