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文章 » 疾病诊治 » » 正文

中西结合防制山羊乳房炎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07-12-17  来源:兽药营销网  作者:信风  浏览次数:283
  山羊乳房炎是乳腺受到物理、化学、微生物刺激所发生的一种炎性反应,其特点是乳腺中的体细胞,特别是白细胞增多以及乳腺组织发生病理变化,中兽医称乳房炎为“乳痈”,认为是由于饲养管理失宜,邪毒侵入乳房,与积乳互结,乳络受阻而致病。2005年至2006年笔者诊治了几起病例,取得很好效果,现将典型病例介绍如下。
      一、发病情况
      病例一  2005年6月中旬,福建省南平市顺昌县郑坊乡俸窠村吴某的养羊场有两头初产的母羊,产后体温升高达41℃,少乳,乳汁较稠,含絮片,乳房硬、肿、红、热,触之敏感,用了许多抗菌药物治疗,均不见好转,遂来笔者处求诊。
      病例二  2005年7月初建西安下养羊户陈某饲养一只3岁的母羊,产双羔,产后乳房红肿,无乳,乳房痈肿,触之坚硬,羔羊吮吸不到乳汁,来求诊时羊羔已死亡1只。
      病例三  2006年8月20日金富羊业公司一头4岁的南江黄羊母羊,乳房红、肿、热、痛,乳上淋巴结肿胀,乳汁稀薄,含絮片,用青霉素、庆大等抗菌素治疗肿痛未消除,于是前来求诊。
      二、临床症状
      乳房红、肿、热、痛,乳上淋巴结肿胀,乳汁稀薄,含絮片、乳凝块,脓汁和血液,乳量剧减和完全无乳,有时乳房上有化脓灶,患羊有时出现精神沉郁、食欲减退、体温升高等全身症状。
      三、防制措施
      清洗乳房,对发热的乳房冷敷,挤出乳房中变质的乳汁。每只病母羊注射先锋6号150万单位、地塞米松2毫升、维生素C4毫升,2次/天,连用3天。病母羊口服小苏打片3~4片/只,一天1次,连用2~3天。养羊户吴某采用此方法后,病情有所好转,但乳房的肿块仍未完全消除,乳汁依然稀薄,乳量偏少。
      2.给患母羊灌服公英瓜蒌散:蒲公英50克、瓜蒌40克、鱼腥草50克、贝母10克、乳香20克、没药20克、当归30克、赤芍30克、地丁50克、二花20克、连翘30克、漏芦40克、路路通30克、王不留行30克、穿山甲15克,水煎灌服,1天1剂,连用3剂。第四天,经检查养羊户吴某、陈某与金富羊业公司的母羊肿痛消失,乳汁的质和量恢复正常。
      分析:蒲公英、地丁的主要功能是清热解毒,消痈散肿;白芷、赤芍止痛;二花、连翘清热解毒,疏散风热;漏芦消痈;鱼腥草排脓;王不留行、路路通清热消肿,通利下乳,配合肌肉注射先锋霉素、地塞米松抗菌消炎,口服小苏打以解除酸中毒症状。几者配合,具有消炎、解毒、防腐、消肿的功效。
      四、小结与体会
      1.对山羊乳房炎的治疗,历来采用抗生素,病情严重的还配合进行全身疗法,这种单纯的西医疗法对治疗本病具有一定的疗效,但其可引起病原菌对抗生素产生抗药性和抗生素在乳中残留,利用本方治疗乳房炎在临床上没有发生抗药性,对乳汁的质量也无影响,而且治愈率极高,基本上解决了抗生素治疗过程中影响奶汁质量的问题。
      根据现代药理学研究表明,蒲公英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溶血性链球菌有较强的杀灭作用,对某些病毒、真菌及钩端螺旋体也有抑制作用,瓜蒌、乳香、没药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绿脓杆菌、流感病毒以及常见致病性皮肤真菌均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当归能使血肿程度下降,对主动脉的病变有保护作用,同时降低局部的血流量,对抗炎性反应,对治疗乳房炎非常有利。
      3.乳房炎的特点是乳腺中的体细胞,特别是白细胞增多以及乳腺组织发生病理变化而引起,故可给母羊适当喂些当归、川芎、白芍、黄芪、党参、益母草等,可显著提高母羊淋巴细胞的吞噬能力,并能降低隐性乳房炎的发生率。此外,日粮中还可适当补充些维生素E和硒,以促进乳腺的发育。
      另外,加强饲养管理,及时处理乳房外伤。羊舍保持通风干燥,及时清除粪便,山羊分娩后应用清洁的温水清洗乳房,对预防乳房炎有一定作用。


 
 
[ 文章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推荐图文
推荐文章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版权隐私 | 付款方式 | 免责申明 | 联系方式 |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豫ICP备180202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