绵羊肺腺瘤病又名驱羊病,是由病毒引起的成年绵羊的一种接触性肿瘤性慢性传染病。病的特征,是细支气管粘膜上皮和肺泡上皮进行性腺瘤性增生,引起呼吸困难,咳嗽,流鼻涕,消瘦,最后死亡。
症状 潜伏期2月至2年,随后不知不觉地发生呼吸困难。在早期,当病羊生理状态良好时,如果剧烈运动或长期驱赶,呼吸即过度加快。以后,呼吸仍然快而浅表。病羊为了吸进氧气,头伸直,鼻孔扩张,张口呼吸。病羊经常咳嗽,当头下垂或居高临下时,一种称薄的分泌物从鼻孔流出。听诊和叩诊可发现湿罗音和肺实变区。尤其是肺的下部更为明显。病羊体温一般正常。末期,病羊衰竭、消瘦、贫血,但仍然保持站立姿势,因为躺卧时呼吸更加困难。一般经数周到数年死亡。
防疫措施 绵羊肺腺瘤病尚无有效疗法。平时加强羊群的预防工作,建立无本病的羊群。
对感染本病的羊群,要加强检疫,发现病羊,立即隔离、淘汰或急宰,废弃病变部位,其余经高温处理后食用。
自繁自养,不到疫区购买羊只,一定要买时,应加强检疫和消毒工作,确认健康者,方能混群。对进出口羊只也要注意检疫,防止本病的扩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