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文章 » 疾病诊治 » » 正文

母猪产后尿潴留的防治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07-12-10  来源:中国农业知识网  作者:晨曦  浏览次数:242
    一、病因:母猪分娩后,一般要间隔12小时左右才开始进食排便。在这段时间内其膀胱往往充盈尿液,由于较长时间的过度充盈,膀胱平滑肌收缩力减弱。同时,母猪产后其腹腔空间暂时相对变大,过度充盈的膀胱可以向下移位。因此,病猪虽频频作排尿姿势,但很难排出尿液,形成尿潴留和膀胱复位推迟,使病程延长。

  二、症状:一般初胎母猪较少发生,二胎后发病较多,胎次越多症状越重。大多在分娩后24小时左右出现临床症状:病猪呆立圈内排便处,两后肢下蹬,频频举尾努责,每次只能排出少量尿液,较重的只能排出数滴,严重的努责时常无尿排出。躺卧时努责,可淋滴状排出少量尿液。病猪起卧不安,常踩伤仔猪;随着病程发展出现食欲废绝、拒绝哺乳等症状,病程一般5-7天,严重者达10天之久。如不及时导尿,可致膀胱破裂,出现尿中毒症状,且预后不良。

  三、预防性治疗:对有此病史的分娩母猪于产后6-12小时开始肌注甲基硫酸新斯的明注射液,用量为每公斤体重0.04毫克,每天2次,维持用药3-4天。待母猪排尿正常后,剂量减少至每公斤体重0.03毫克。如并发感染,可配合抗生素对症治疗。

  四、提醒:首次适时用药必须在母猪分娩后6-12小时内,此时膀胱还未过度充盈,使之及时排空积尿,可预防发展成尿潴留。母猪产后腹腔空虚,一般须经过3-4天才能恢复正常,为不使膀胱在空虚的腹腔内下移变位,排尿正常后还需维持用药3-4天,以确保其疗效。 
 
 
[ 文章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推荐图文
推荐文章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版权隐私 | 付款方式 | 免责申明 | 联系方式 |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豫ICP备180202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