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文章 » 疾病诊治 » » 正文

高效养白鹅要过四道关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07-11-30  来源:现代农村报  作者:旭日  浏览次数:198
  皖西白鹅具有生长快、耐粗饲、觅食力强、肉质好和羽毛品质优良等特点,并以绒毛的绒朵大而著称。成年公鹅体重5.5-6.5千克,母鹅5-6千克,在一般粗放饲养条件下,60日龄仔鹅体重3.0-3.5千克,每只成年鹅可产羽毛(不包括大翎)150-200克,其中纯绒40-60克。安徽农业大学动物科技学院教授耿照玉提醒我省广大养殖户,成功养殖皖西白鹅要过“四道关”。掌握合适温、湿度,过育雏关0-3周龄的鹅称为雏鹅,刚出壳的雏鹅消化道容积小,消化能力弱,体温调节能力差,怕湿、怕冷、怕热,难以适应外界环境条件的变化。1、保温和脱温:一般采用网上育雏,根据当地能源和设备条件可选择煤炉、电保姆伞及地上烟道等方式供温。雏鹅第1周所需温度为26℃-28℃,第2周为22℃-25℃,第3周为18℃-21℃,第4周为16℃。雏鹅对环境温度变化很敏感,过寒引起消化不良,过热引起“出汗”绒毛脱落,因而,要注意育雏温度的调节。同时,要注意适时脱温,雏鹅一般在3周龄时可以完全脱温,冬季约在4周龄脱温。在脱温的最初几天,若气温突然下降和在夜间,也要适当保温和逐渐过渡;2、防潮湿:潮湿对雏鹅的健康危害很大,育雏时垫料过于潮湿,雏鹅容易受凉,导致伤风感冒和下痢。因而,应勤换垫料,一般每天更换1次,垫料需在日光下晒干后方可使用,并加强通风,保持舍内干燥;3、分群和隔离:在雏鹅饲养过程中,按体质强弱或定期按大小进行分群饲养,每群以100-500羽为宜。此外,在日常管理中一旦发现体质瘦弱、行动迟缓、食欲不振、粪便异常者,要及时剔出隔离,加强饲养,并对病雏鹅进行治疗。圈养时,舍内以每小群25羽为宜,每平方米饲养4-6羽仔鹅。洗浴能促进鹅体代谢,待仔鹅习惯放牧后选择无风的晴天把仔鹅放于近水的地方,任其自行下水洗澡。适应后,每天将鹅赶入水中2-3次,洗浴后让其在水边梳羽至羽毛干燥后方可赶入舍内。 

  及时补精料,过生长关鹅的日粮主要是青绿饲料,如菊苣、黑麦草、苦买菜等,近年来有关试验及饲养经验证明,在原有的饲草基础上适当改善饲料配合能使雏鹅生长更快。1-5日龄的雏鹅每昼夜饲喂5-6次,其中晚间1次,此后随日龄增长,雏鹅的消化能力增强,每昼夜饲喂6-8次,其中夜间饲喂2-3次。有条件的地区,从第5-7日龄起,在晴天无风日可放牧采食鲜嫩的青草,时间由短到长,距离由近到远,喂食照常。雏鹅除开食前给饮水外应供足饮水,可将精料用水浸湿后拌入青料中饲喂。用此法可满足脱温前雏鹅水的需要。如感饮水不足,应另设饮水器加入清水供雏鹅饮用。饲喂雏鹅的青饲料要鲜嫩、洁净,饲料的更换要逐渐进行,以免引起消化不良,影响生长。在放牧条件下饲养雏鹅,可以不补充添加剂,如果作圈养或全舍饲,则要补充微量元素和维生素以及氨基酸添加剂,以满足雏鹅快速生长的需求。 

  加强卫生防疫,过疫病关为防止疾病对鹅的危害,提高成活率,应严格做好鹅舍、运动场及饲槽、饮水器等的清洁和消毒工作。消毒药物可用1%%-3%%的氢氧化钠溶液,或10%%-20%%的生石灰乳或0.1%%的新洁尔灭等。为预防小鹅瘟病的发生,可预防接种疫苗。 

  合理调整饲料,过肥育关仔鹅养至8周龄以后,如果不留作种用,应转入育肥期,育肥期一般为2-3周时间。首先是逐渐减少放牧,直到全部停止。但在停止放牧时必须把鹅圈在水边,或在栏舍内放置水槽,使鹅有足够的饮水,此过程约为1周。然后将鹅圈在舍内饲喂,肥育的饲料应富含碳水化合物(如玉米、稻谷、小麦、山芋等),配合日粮代谢能不低于11924.4千焦/千克,蛋白质14%%-15%%,每日饲喂4次,其中晚上1次,圈养密度为每平方米3-4羽。经2-3周的肥育,体重增加30%%-40%%,胸肌发达,鹅翅根下肋骨上的脂肪球大而突出,皮下脂肪丰厚,此时即可上市。 
 
 
[ 文章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推荐图文
推荐文章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版权隐私 | 付款方式 | 免责申明 | 联系方式 |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豫ICP备180202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