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文章 » 疾病诊治 » » 正文

怎样防治猪痘?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07-11-21  来源:《农业科技报》  作者:信风  浏览次数:177

  猪痘又称猪天花。由猪体互相拥挤接触而传染,饲料、饮水对本病也有传染性,虱、蚊、蝇也是本病的传染媒介。 

  症状:病猪体温升高到 41.3℃~41.8℃,病猪食欲不振、寒战,行动呆滞,鼻粘膜和眼结膜潮红、肿胀,并有分泌物。在躯干的下腹部和四肢内侧、鼻镜、眼睑、面部皱褶等无毛或少毛部位出现痘疹。典型的猪痘病,初为深红色的硬结节,突出于皮肤的表面,擦破痘疤后形成痂壳,导致皮肤增厚。在强行剥落后,痂皮下呈现暗红色溃疡。在病的后期,痂皮会裂开、脱落,露出新生肉芽组织,不久又长出新的黑色痂皮,经2~3次的褪皮之后才长出新皮。

  防治:①加强饲养管理,搞好卫生,做好猪舍的消毒与驱蝇灭虱的工作。对引入猪要检疫、隔离,禁止与病猪接触。②局部痘疹可涂2%~5%碘酒或各种软膏。 ③脓泡发生溃疡时,可先用10%高锰酸钾洗涤,再涂龙胆紫溶液或5%碘酊。④青霉素80万单位1次肌注,用于治疗并发肺炎。 ⑤花椒、艾叶各10克,大蒜1头,煎水洗患部,洗后涂消炎软膏。 
 
 
[ 文章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推荐图文
推荐文章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版权隐私 | 付款方式 | 免责申明 | 联系方式 |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豫ICP备180202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