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文章 » 养殖技术 » 特种养殖 » 正文

农村养兔应规避的误区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07-10-27  来源:《中国牧业通讯》  作者:旭日  浏览次数:297
近年来,养兔市场行情有较大回升,兔毛、兔皮、兔肉价格大幅上扬,致使农村家兔存栏量迅速提高,“小兔子、大产业”,农民养兔的积极性空前高涨。笔者通过调查发现,当前,农村养兔存在不少误区,阻碍了养兔业的发展。

  1.夜食不足

  家兔是由野兔长期驯化培育而来的,在驯化过程中,仍保留了野兔昼伏夜出自我保护的习性。白天休息,采食量较少;夜间采食量较多,可达全天采食量的75%。所以晚上9点钟后应补足家兔所需的精饲料、青饲料、粗饲料和饮水,白天保持环境安静,以利于家兔休息。

  2.饮水不足

  水是动物机体细胞和组织的组成部分,对体温调节、营养物质的吸收、运输及各种生理机能的正常进行有重要作用。而许多养殖户认为兔子采食大量青草,不必供给饮水。还有许多人认为兔子是不饮水的,如供给饮水会造成兔子拉稀、消瘦等。这些认识都是错误的,如果家兔长期缺水,其健康会受到很大损害,生产性能也会受到影响。

  3.饲料配方不合理,饲料更换频繁

  肉兔、獭兔和长毛兔都有其特定的营养需求,应当根据其不同的饲养标准,合理配制饲料,才能取得最佳经济效益。当前,农村养兔普遍存在饲料成分单一、饲料配方不合理的现象,甚至以猪、鸡等其他动物饲料喂兔。目前,农村养兔,往往是有什么喂什么,换料非常突然,没有过渡期。这样易使家兔消化器官难以适应新的饲料,影响消化能力,甚至造成疫病发生。因此,在更换饲料时应当有3-5天的过渡期。

  4.混养、群养现象较多

  公母混养的家兔会出现乱交乱配、早配、早孕及近亲交配等现象。早配、早孕会给家兔机体造成损害,乱交乱配和近亲交配又会使家兔种群迅速下降,严重影响兔业发展。因此,3月龄以上的家兔,公母必须分开饲养。

  5.忽视防疫

  只有切实做好家兔防疫工作,才能有效防止疫病发生。搞好环境卫生,每天定时清除粪尿;定期进行舍内外消毒;创造良好的光、温、湿、风等条件;根据当地兔病发生规律,制定合理的免疫程序,做好预防接种。

  6.不能持之以恒

  从历年来看,家兔市场波动比较大,特别是长毛兔饲养起来比较费时、费工,所以一遇到市场低谷,养殖户就杀兔倒笼,遇到高峰就一哄而上,盲目扩大生产。无论何种养殖其市场都没有绝对的高峰,也没有永远的低谷。只有持之以恒,在市场不景气时做好选种、育种和保种工作,在市场高峰到来时,才能获得较高的经济收入。

 
 
[ 文章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推荐图文
推荐文章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版权隐私 | 付款方式 | 免责申明 | 联系方式 |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豫ICP备180202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