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文章 » 养殖技术 » » 正文

生猪养殖区域布局变化趋势分析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07-10-25  来源:《中国畜牧杂志》  作者:旭日  浏览次数:233
趋势一 生猪主产区向黄淮流域玉米、小麦等粮食主产区转移
  随着我国猪种不断改良,良种率不断提高以及“玉米-豆粕”型饲料配方的推广。黄淮流域玉米、小麦主产区在生猪养殖成本、运输等诸多方面的优势逐渐显现。河南、河北、山东玉米产量分别位列全国第7、第2和第3,分别占总产量的6.62%、9.27%和12.18%,合占28.07%;小麦产量列前三甲,合占全国小麦总产量的56.38%,有充足的小麦麸用于养猪生产;三省猪肉产量共占全国的22.76%。数据也同时表明,三省猪肉产量增长速度为全国最快的地区之一。
  趋势二 经济发达地区向山区、周边地区转移
  经济发达地区的养猪业规模化程度较高,但同时也占用了大量的土地,水、电等资源消耗量大,而且若无完善地排污除污设施,还将对生态环境造成相当程度的污染。因此,随着三大经济圈的不断扩大和向内陆延伸,以及内陆大中城市的不断向周边发展,这些经济发达地区的生猪养殖将逐渐向山区、周边地区转移。如,上海市将本市养猪逐渐向江苏北部、安徽、浙江等地转移;广东珠三角地区养猪场逐渐向广东北部山区转移;北京市将五环内养殖企业向周边郊县转移等。
  趋势三 边远地区生猪养殖快速发展
  长期以来,我国的边远地区因社会经济不发达,消费水平较低,人口少、密度低,少数民族人口较多等原因,猪肉消费需求较低,生猪养殖量少,生产水平较为落后。但随着我国近几年惠农政策的不断颁布和实施,以及农业结构的不断调整和优化,边远地区和发达地区的经济互补、互动,近些年多数边远地区畜牧业得到快速发展,生猪养殖成为当地农民增收的重要来源,养猪业得到快速发展。如:云南、新疆、内蒙古等边远省区。
  趋势四 东北粮食主产区生猪养殖将快速崛起
  黑龙江、吉林、辽宁3省因纬度较高,气候寒冷,冬季漫长,给生猪养殖带来一定的制约。但因寒冷地区肉类消费量大,因此,有一定的市场消费规模,每年都需要从外省调入一定量的生猪和猪肉。但由表2可知,3省的玉米产量分别列全国第6、第1和第4,玉米总产量合占全国总产量的28.95%,大豆产量分别列全国第l、第2和第10,大豆总产量合占全国总产量的41.28%。玉米、大豆产量均超过黄淮流域的河南、河北和山东,是全国饲料原料资源最为丰富的地区。但2004年3省的猪肉产量仅367.68万t,不及河南省一个省的猪肉产量410.32万t,3省猪肉产量仅占全国总产量的7.82%,与其所拥有的饲料资源不相配。但近几年东三省正在加快“粮变肉”步伐,大力发展畜牧业。因此分析认为,东北粮食主产区的生猪养殖业将在未来几年快速崛起。
  趋势五 四川、湖南等传统主产区地位巩固仍将保持平稳发展
  上文对四川、湖南养猪业的优势和制约因素进行过简单分析。从饲料资源的角度出发,由表2不难看出,四川是拥有饲料资源种类最多,且产量均较高的唯一省份。玉米、大豆、小麦、水稻、薯类产量分别列全国第8、第4、第6、第2和第1,同时还有多种小杂粮和青绿饲料。因此综合各种优势,四川作为我国第一养猪大省的地位将长期稳固。湖南省稻谷产量居全国第1,占总产量的12.89%,加上地缘、交通等方面的优势,其生猪生产亦将保持平稳发展。 
 
 
[ 文章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推荐图文
推荐文章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版权隐私 | 付款方式 | 免责申明 | 联系方式 |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豫ICP备180202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