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文章 » 疾病诊治 » » 正文

乳房炎的诊断、预防及治疗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07-09-11  来源:畜牧科技网  作者:信风  浏览次数:244
    乳房炎是奶牛场危害最大、投入药费最多、防治最难的疾病之一。引起乳房炎的病原菌有链球菌、葡萄球菌、大肠杆菌、棒状杆菌等,其中以链球菌引起的乳房炎最为常见,可分为临床型和隐性乳房炎。特别是隐性乳房炎,在临床上无明显的症状,需要用特殊的检测方法根据乳汁的性状变化才能检测出来。隐性奶牛乳房炎的发病率在美国、日本等国家占50%左右。而在我国占到40%~80%。这种病在使奶产量降低15%的同时,还会降低牛奶的营养成分和品质、影响人体健康。


   【临床型乳房炎】
  根据病程长短和病情严重程度不同,可把临床型乳房炎分为最急性、急性、亚急性和慢性乳房炎四种:
  1、最急性:发病突然,发展迅速,多发生于1个地区,患区病牛乳房明显肿大,坚硬如石,皮肤发紫、龟裂 ,患乳区仅能挤出少量的黄水或淡的血水或表现为早期乳汁为水样,并有“沙粒样”絮状物,几天后乳汁变为淡黄色浆液样物质或乳汁腥臭、有凝块、絮片状物或脓汁等。甚至有的病牛乳区皮肤上形成数块紫斑,从紫斑处开始糜烂,最后病乳区整个烂掉。还有的表现为剧烈的神经症状,两眼直视,前冲后退,并出现一侧旋转运动,口流白沫,面神经和咽神经麻痹,卧地后,四肢伸直,呈游泳状态。精神不振,食欲减迟,全身寒颤,有时体温上升到41℃以上,心跳加快。严重时,眼球下陷,常水泻,大便恶臭,体力衰竭,卧地不起,最后因败血症而死亡。
  2、急性:病情较最急性缓和。发病后,乳房肿大,皮肤发红,疼痛明显,质感硬,乳房内可摸到硬块。全身症状较轻,温度正常,食欲减退,奶量下降为正常的l/2~l/3。有的仅有几把奶,乳汁呈灰白色,内混有大小不等的奶块、絮状物。
  3、亚急性:发病缓和,患区红肿痛不明显,无全身反应;乳汁稍稀薄,色呈灰白色,常于最初几把奶内含有絮状物或乳凝块。体细胞数增多,PH偏高,氯化纳含量增加。
  4、慢性型:反复发生,病程长,乳产量下降,头几把乳汁中有块状物,以后又无,肉眼观察正常;重者乳异常,放置后能分出乳清或内含脓汁,乳房深处触诊有大小不等的硬结,久治不愈。


   【隐形乳房炎】
  隐性乳房炎无明显的临床症状。然而乳汁在理化性质、细菌学上已发生变化。具体表现PH值在7以上,呈偏碱性;乳内有乳块、絮状物、纤维;氯化纳含量在0.14%以上,体细胞在50万/毫升以上。


   【防 治】
    预防:
  1、搞好环境及牛体卫生,可减少乳房炎的发生。⑴牛舍的设计要合理,保证阳光充足,牛床保持干燥,渗水性要好;排便尽量落入尿粪沟,减少粪便污染牛床。⑵牛舍冬春季应注意保温(冬天牛床和运动场最好铺消毒后的麦秸、稻壳或锯末等铺垫物),夏季防暑降温,注意通风,防止水气过大。⑶保持舍内的清洁并定期消毒,牛舍每天应清扫1~3次,地面、墙壁、栏杆、饲槽至少10d消毒1次。
  2、严格执行挤奶操作规程,注意挤奶卫生,清洗乳房时应用管道流水,且一牛一巾清洗,洗液内可加碘25~75mg/L,并在清洗不同牛之前洗手。用卫康消毒剂给乳房消毒,能大大减少乳房炎发病率。用1%的碘伏溶液药浴,持续20-30s,后用单独的纸巾擦干,对大肠杆菌和乳房链球菌效果好,药浴用于第一个和第二个泌乳期的乳牛最有效。
3、正确的挤奶程序可显著降低乳房炎的发病率。(1)挤奶前处理;(2)清拭乳头;(3)干燥乳头;(4)清除挤奶杯滑动现象;(5)挤奶结束时处理;(6)消毒乳头
   4、添加微量元素预防奶牛乳房炎,奶牛产前21天肌注1000IU维生素E和50mg硒,产后乳房炎的发病数明显减少;日粮中添加生化黄腐酸(BFA粉),隐性乳房炎的检出率下降5%,临床乳房炎发病下降1.5%;日粮中添加铜、锌能降低乳房炎的发病率;日粮中单独添加或共同使用B-胡萝卜素、维生素A、维生素E、硒、锌、铜等可增强机体对乳房炎的抗病力。使用顶佳公司H145预混料能有效地减少隐性乳房炎的发生。
5、干奶期防治,在乳牛停奶后的第一天,向每个乳头内注入1支干奶期专用药膏(青霉素100万单位、链霉素1克、单硬脂酸铝3克、医用花生油80毫升混合油膏)。
6、及时淘汰。对长期乳汁表现异常,产奶量低,反复发作,长时间医治无效的病牛应及时淘汰。


   【治 疗】:
    1、使用抗菌类药物的应用。抗菌药是治疗乳房炎的主要药物,如果用药恰当,治疗效果很好,关键是治疗要及时、彻底,治疗方法多采用乳头注入法。先将患病乳区的分泌物挤净,用酒精消毒乳头管口,将连有乳胶管的乳导管经乳头管口插入乳头内,然后注入一定量的抗菌药液(40-80毫升),要轻轻捻搓乳头管片刻。然后用双手自乳头→乳池→乳腺组织顺序轻轻向上按摩,使药液充分接触患区乳腺组织。每天用药2次,连用3天,效果良好。
  2、乳头药浴。乳头药浴可以杀灭乳头端及乳头管内病原菌,是防治隐性乳房炎行之有效的方法。浸泡乳头的药液,要求杀菌力强,刺激性小,性能稳定,价廉,推荐应用0.3%-0.5%洗必泰液效果好。每天挤完奶后实行乳头药浴,长期方见效。
  3、乳房基部封闭疗法。将0.25%-0.5%的盐酸普鲁卡因注射液40-80毫升(内加抗生素)用长针头注入到乳房基部底的结缔组织内,有很好的效果。
  4、乳房炎的中药疗法。(1)内治方剂:当归、红花、蒲公英、瓜蒌、连翘、乳香、甲珠、双花各18克共为细末,一次冲服。连翘60克、青皮35克、蒲公英90克、紫花地丁80克,陈皮40克、生干草30克,白酒适量为引,水煎服。(2)外用雄黄散:雄黄15克,龙骨25克、大黄30克、白芨30克、白蔹30克,共研细末,醋调,涂敷患部。 

 
 
[ 文章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推荐图文
推荐文章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版权隐私 | 付款方式 | 免责申明 | 联系方式 |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豫ICP备180202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