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文章 » 疾病诊治 » » 正文

羊流产病的原因及防治措施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07-09-06  来源:中国兽医网  作者:信风  浏览次数:193
    流产是指母羊妊娠中断或胎儿不足月就排出子宫而死亡。 

    一、发病原因:分传染性和非传染性两大类 

    1、传染性流产病因:病原体有布氏杆菌、变杆菌、鹦鹉衣原体。 

    2、非传染性流产病因:大致有以下几种 

    (1)饲养管理不当:如长期营养不足导致母羊瘦弱;饲喂冰冻饲料或冰水;饲料发霉或含毒物等。
    (2)机械性损伤:如踢伤或因饲养密度过大而造成互相挤压冲撞;公母羊同圈乱交配。
    (3)胎儿及胎膜异常:胎儿畸型及胎儿器官发育异常;胎膜水肿,胎水过多或过少,胎盘炎、等可导致流产。
    (4)母羊患病:如肝、肾、肺、胃肠的疾病及神经性疾病等破坏了妊娠过程而引起流产。 

    二、防治措施
    根据病因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概括以下: 

    1、要确断布氏杆菌引起的流产病,必须经细菌检验,发现阳性者均应及时隔离,以淘汰屠宰为宜,严禁与健康羊接触。对污染的用具和场地进行彻底消毒;对流产的胎儿、胎衣及其产道分泌物作深埋处理。对于菌检呈阴性者,可用布氏杆菌猪型2号弱毒苗或羊型5号弱毒苗进行免疫接种。 

    2、经细菌检验确断弯杆菌引起的流产病,可用呋南西林全群预防性治疗,每只母0.6-0.7克,连服3天。 

    3、预防衣原体性流产病,可用羊衣原体流产病油乳剂灭活苗,皮下注射3毫升/只,免疫期7个月。 

    4、对于非传染性流产病,应以加强饲养管理为主,预防各种病因的发生。对有流产先兆的母羊,可用黄体酮注射液(含15毫克),1次肌肉注射。如果胎儿死亡未排出,且子宫已开张时,可注射脑垂体后叶素1-2毫升。  
 
 
[ 文章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推荐图文
推荐文章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版权隐私 | 付款方式 | 免责申明 | 联系方式 |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豫ICP备180202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