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文章 » 疾病诊治 » 宠物 » 正文

犬外耳炎的诊治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07-08-03  来源:中国牧业通讯  作者:信风  浏览次数:266
    近几年来,随着养殖业的不断发展,犬(尤其是一些体形小,价值高的观赏犬)规模饲养队伍也不断壮大。随之而来的一些疾病也较之增加,其中犬的外耳炎数量有急剧上升的趋势。 

  病理分析 
  1.发病情况。2005年在莱州市莱州畜牧兽医站门诊就诊的1982例中,外耳炎就占246例,占12.4%。其中观赏犬发病201例,占发病犬的81.7%。  
  
  2.发病原因。机械性损伤及细菌、真菌和寄生虫感染是引起外耳炎的几种重要原因。机械性损伤包括外耳道创伤及异物掉入外耳道内引起的刺激以至损伤。感染则可能是多种因素诱发的结果。如外耳道机械性损伤、耳垢积聚过多、洗澡水不注意流入耳道内过潮过热等即是常见诱因。过敏性皮炎、脂溢性皮炎也可继发外耳炎。  
  
  3.临床症状。特征为病犬食欲减退,频频摇头擦耳或抓耳蹭耳,致使耳壳抓伤、擦伤、出血或血肿。单耳发病患耳低垂。早期患耳壳和耳道外口红肿、耳道红肿、敏感疼痛、耳道内积垢较多或外耳道表面粘有渗出物,严重时耳道极度肿胀,上皮溃烂,耳道流淡黄色浆液至深色脓性耳漏。耳漏液黏附于耳根部被毛上。病久转为慢性后,耳壳因搔抓红肿溃烂,耳分泌物稠厚,耳道口皮下组织增生,耳管腔缩窄变狭甚至完全堵塞,听觉减退。  
  
  诊断

  1.了解病史。如单耳突然发病,拼命抓耳,异物掉入耳内,洗澡时有无水流入耳内。  
 
  2.局部检查。检查耳壳、耳道外口分泌物类型,耳道管腔大小,耳道内膜及骨膜的变化,用检耳镜检查耳道,检查耳道深部时要进行耳道冲洗。  
  
  预防  
  
  1.随着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闲暇之时,抱着犬走在街上玩耍的大有人在,为防止犬外耳炎的发生,高兴之余一定不要让异物掉入耳内。同时尽量避免外力损伤。  
  
  2.定期驱虫,讲究卫生,但洗澡时要将两块适宜的棉花堵住犬的两耳朵,以防止水流入耳内,引起外耳炎。 

  治疗 

  1.清洗耳道。用0.1%新洁尔灭,在37~38℃状态冲洗,进入耳道内的液体令其流出或吸出,反复冲洗,直至用检耳镜能看清骨膜为止,冲不出的大块耳垢活异物可用小镊子取出。  
  
  2.局部用药。于耳道冲洗向耳道内深抹抗生素软膏和强的松软膏,真菌性外耳炎可向耳道内深抹抗真菌膏剂,如达克宁软膏,直至耳内鳞屑消失。 

  3.全身抗生素治疗法。急性化脓性外耳炎伴有体温升高,应及时全身应用齐鲁动物保健品厂生产的规格每瓶为0.5克安苄青霉素效果较好,剂量按0.03克/千克体重,1天2次,连用5天,以防继发中耳炎。 
 
 
[ 文章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推荐图文
推荐文章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版权隐私 | 付款方式 | 免责申明 | 联系方式 |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豫ICP备180202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