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文章 » 疾病诊治 » » 正文

母猪繁殖障碍病的类型与预防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07-08-02  来源:山东畜牧网  作者:信风  浏览次数:230
  1、 机能性繁殖障碍
                      
  包括卵巢发育不全、卵巢囊肿、持久黄体和卵泡发育障碍,此类疾病可通过促黄体素、前列腺素、绒毛膜促性腺激素、孕马血清等激素进行对症治疗。
  
2、 营养性繁殖障碍
  
  高能量饲料饲喂量过大可使母猪过肥,尤其在缺乏运动的情况下,导致肥胖不育。如能量、蛋白质不足,母猪瘦弱,则发情期向后推迟或不发情,卵泡停止发育,形成囊肿。维生素A、维生素B、维生素D、维生素E是母猪维持其正常繁殖机能不可缺少的维生素,严重缺乏会影响受胎率和胎儿的正常发育。

3、 疾病性繁殖障碍
                  
  母猪繁殖与呼吸障碍综合症:母猪厌食,体温升高,可见流产、死胎、早产,出现木乃伊胎。仔猪死亡率可达50%—70%,最高可达100%。
  ⑴细小病毒病:特别是初产母猪产出死胎、畸形胎、木乃伊胎,新生仔猪死亡或弱仔,而母猪本身却没有明显的临床表现,感染后母猪可能再发情或既不发情也不产仔。70天后感染可正常产仔,仔猪带毒。
  ⑵附红细胞体病:仔猪高烧、黄染、贫血、死亡。妊娠后期和产后母猪发生乳腺炎、不食、高烧,部分母猪流产或死胎。
  ⑶弓形体病:妊娠母猪发生弓形体会出现流产、死胎、木乃伊胎。
  ⑷非典型猪瘟:临床症状和剖检变化不典型,发病率和死亡率都较低,母猪感染后免疫力下降,引起繁殖障碍,妊娠10天感染,胚胎死亡并被机体吸收。10—15天感染则死胎增多。产前1周感染并不影响仔猪存活,但影响发育。用猪瘟疫苗进行免疫是主要控制的措施。 
 

 
 
[ 文章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推荐图文
推荐文章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版权隐私 | 付款方式 | 免责申明 | 联系方式 |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豫ICP备180202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