犬瘟热是由犬瘟热病毒引起的一种高度接触性传染病,其特征为双相热,呼吸道卡他及胃肠炎和神经症状,少数病犬可见鼻和足垫角化过度,现将笔者对该病多年来的防制经验介绍如下,以供参考。
发病年龄 该病多发生于3~8月幼龄犬,2月龄以内幼犬由于母体源抗体的保护很少发病,两岁以上犬发病率很低。
症状 病犬病初精神沉郁,饮食稍减,流鼻涕、眼泪,咳嗽,渐渐发热,体温37.5~41℃,持续约两天后下降至正常。发病中期多表现为食欲废绝,呕吐胆汁样或泡沫状内容物,粪便稀、腥臭,有时带血,如蕃茄酱样。有的引起肺炎、气喘、不安、呻吟、脱水及四肢瘫痪。若继续发展可出现神经症状,如震颤、转圈、共济失调、颈部强直、肌肉痉挛等。其中以眼皮不自主眨动,咬肌群反复节律性颤动最常见,出现神经症状后多以死亡为结果,有少数病例病愈后可留下麻痹等后遗症。
防制 目前犬瘟热尚无理想治疗方法。通常用镇吐、止泻、抗菌消炎、止血等进行对症治疗,同时配合应用犬瘟热血清。
1.对于发热流泪、呕吐、腹泻带血者可用糖盐水500毫升,氨苄青霉素1克,肌苷4毫升×2支,止血敏6毫升×3支,止血酸10毫升×2支,维生素2毫升×2支,地塞米松5毫克,一次混合静脉注射,同时肌注爱茂尔2毫克,进行止吐。
2.对于肺炎且没有呕吐症状者,除静脉注射卡那霉素50~100万单位或青霉素160万单位外,内服阿莫西林1片,复方甘草片3片,维生素C 2片,维生素B1 2片,同时配合抗病毒药物进行治疗。
3.有神经症状者,可适量应用丙异丙、维生素B1、B12等镇静调节神经药。
临床许多病例表明,如果发现病犬发烧、流鼻、流泪就及时治疗,治愈率可达90%以上。若发现呕吐、腹泻、肺炎、便血,抓紧连续治疗,治愈率在70%以上,若贻误病情等到有神经症状出现时则很难治愈。
对被犬瘟热病毒污染的犬舍、用具、场地、垫草等物应彻底消毒,可用3%~5%的烧碱溶液消毒或将污染物深埋,对未出现症状的同群犬和其他受威胁的易感犬进行紧急接种预防,目前,市场上销售的犬五联,犬六联都有很好的预防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