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文章 » 疾病诊治 » » 正文

繁殖障碍型猪瘟的控制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06-04-04  来源:《中国兽医杂志》  作者:刘东军  浏览次数:514
  猪瘟是一种致死率极高、危害严重的急性传染病。各养殖户十分重视该病的防疫。近几年来典型的猪瘟病例已不多见。我区发生了一种繁殖障碍型猪瘟,经过综合防制措施,有效的控制了病情,现介绍如下。

  1  流行病学调查  我区几个猪场和散在小养殖户共计存栏生产母猪2 750头,实行自繁自养,商品育肥猪采用杜长大三元杂交。个别猪场还引进皮特兰公猪进行商品代杂交。各猪场和小养殖户普遍采用的猪瘟免疫程序是公猪、后备母猪每年春季、秋季各免疫1次,剂量2头份。生产母猪在仔猪断奶后免疫,剂量2头份。仔猪40日龄、60日龄各免疫1次,剂量1头份。开始母猪早产、木乃伊胎、死胎、弱胎。出生仔猪和1月龄内的哺乳仔猪大批死亡,部分仔猪断奶后发生腹泻、死亡。四个月内共产713胎,其中有死胎的426胎,占产胎总数的59.7%,其中96胎全部为死胎,占产胎总数的13%。有死胎的426胎共产仔4715头,其中死胎841头,死胎率17.83%。哺乳仔猪死亡共计5 100头。各猪场通过加强免疫,淘汰强毒阳性公猪、后备母猪,淘汰生产性能较差的生产母猪,加强圈舍消毒等措施,使疫情在两月后基本得到控制。

  2  临床症状及病理变化  繁殖障碍型猪瘟主要发生在生产母猪,基本特征表现为隐性感染,无明显症状。但能通过垂直传播给下一代,导致胚胎死亡、弱胎和哺乳仔猪大批死亡,部分仔猪在哺乳时基本正常无明显临床症状,但断奶时发生死亡。临床特征为母猪早产、木乃伊胎、死胎、弱胎,出生仔猪和1月龄的哺乳仔猪大批死亡和部分仔猪断奶后死亡。发病母猪一般早产7~10天左右,木乃伊胎在姓娠的各个阶段。妊娠后期死亡的胎儿皮下水肿、腹水、胸腔积水、头部畸形、四肢发育不全(通常腿部较短)。有的仔猪出生后精神沉郁、震颤、腹泻、腿软、行走无力。多数在出生后1~2天内死亡。剖检病变与典型猪瘟有相似之处,但病变较轻,有些仔猪在肾、膀胱黏膜上有针尖大小的出血点,淋巴结水肿、出血,呈大理石状;脾脏边缘有梗死病灶,突出于脾脏表面。胃肠道有出血性炎症。部分仔猪在哺乳期内生长良好,在断奶后出现个别死亡现象。表现为体温41.5℃左右,腹泻粪便黄褐色、恶臭,后期肛门失禁,粪便沿后腿淌下。病猪迅速消瘦,腹下、耳根皮肤出现紫红色瘀血。病程1周左右。发病率低,但死亡率较高。治疗无效。剖检时可见到胃肠道有不同程度的出血、充血,回肠有溃疡、坏死。全身淋巴结水肿、出血,呈大理石状。脾脏有梗死病灶,大叶性肺炎。个别病例出现肾、膀胱黏膜有小点状出血。

  3  病因分析

  3.1  猪瘟病毒毒力变异,目前认为猪瘟病毒只有1个血清型,但致病力有强弱之分。有报道说慢性病例分离到的低毒力毒株在易感猪体内进行8代盲传后,可以使毒力恢复到强毒。这说明猪瘟病毒的毒力和抗原型发生改变,造成发病。

  3.2  牛病毒性腹泻病毒,猪瘟病毒与牛病毒性腹泻病毒有共同的抗原。猪能自然感染这种病毒。我国一些牛群查出牛病毒性腹泻的抗体的比例较高。可以推测其病毒可以传染给猪而引起发病。

  3.3  猪瘟的免疫工作出现失误,猪群产生应激时免疫功能下降,造成免疫猪群的抗体水平较低,或免疫密度不够个别猪漏免或免疫剂量不足、疫苗的效价不够等因素导致免疫的猪群没有较强的免疫力。

  3.4  怀孕母猪接种了猪瘟活疫苗,猪瘟病毒可以通过血胎盘屏障感染胚胎,造成胚胎死亡。所以在妊娠期间接种猪瘟活疫苗可以引起繁殖障碍型猪瘟。

  4  控制措施

  4.1  发病猪场用猪瘟兔化弱毒疫苗进行紧急接种。公猪、后备母猪、空怀母猪用5头份疫苗接种,断奶仔猪免疫剂量4头份,哺乳仔猪免疫剂量2头份。紧急接种过后执行正常的免疫程序。仔猪出生后用2头份的猪瘟兔化弱毒疫苗作1次超前免疫。20日龄、60日龄再免疫1次,剂量都是2头份。种公猪、后备母猪1年免疫2次,剂量5头份。后备母猪配种前1个月加强免疫1次,剂量5头份。生产母猪产后免疫,剂量5头份。每次免疫后要作好记录工作,生产母猪的记录要详细准确,要登记耳号。以防止漏免。 

  4.2  公猪、母猪、后备母猪用单抗ELISA检测强毒抗体。强毒阳性的公猪、后备母猪淘汰,生产母猪根据生产性能和检验结果进行淘汰。生产性能较差的强毒阳性母猪淘汰。生产性能较好的强毒阳性母猪加强免疫。凡是产死胎2胎以上的强毒阳性母猪淘汰。在生产过程中发现大多数的强毒阳性母猪在大剂量(5~10头份)的猪瘟兔化弱毒疫苗免疫后生产性能恢复正常。只有极个别有死胎现象。

  4.3  加强消毒工作。产仔舍、妊娠舍、公猪舍每天消毒1次。妊娠舍内的死胎、死亡仔猪深埋,粪便堆积发酵。

  5  讨论与小结

  5.1  繁殖障碍型猪瘟是近年来猪瘟高密度免疫情况下猪瘟流行的一种非典型(温和型)形式。虽然不象典型猪瘟那样造成毁灭性危害,但也能造成妊娠母猪早产、木乃伊胎、死胎、出生仔猪大批死亡,给生产造成极大危害。

  5.2  繁殖障碍型猪瘟可以通过实施大剂量猪瘟活疫苗接种进行控制。这次疫情控制中我地区几个猪场对产后母猪采用5倍剂量的免疫,个别猪场采用5~10倍剂量免疫和5倍剂量免疫1次后过3周再以同样的剂量免疫1次。这3种免疫方法在实际应用中都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免疫后配种受胎率不受影响,分娩时所产仔猪正常。这说明大剂量的猪瘟活疫苗可以控制繁殖障碍型猪瘟。

  5.3  关于淘汰强毒阳性母猪的问题,报道多主张对强毒阳性的母猪坚决淘汰。但在实际的生产过程中,我发现大多为强毒阳性的母猪在大剂量(4倍剂量)猪瘟兔化弱毒疫苗免疫后生产情况正常,受胎率和分娩时仔猪情况正常。在淘汰工作中猪场采用连续两胎有死胎或木乃伊胎的强毒阳性母猪淘汰和根据检测档案结合生产档案进行淘汰,把产仔少、平均窝重较小、连续2~3胎仔猪发生黄痢的强毒阳性母猪淘汰。

  5.4  超前免疫在实际工作中需要大量人力,很难完全按技术规程操作,在这次病情控制中部分仔猪在吃上初乳以后才免疫,在20~40日龄时有个别发病情况,发病率5%~8%左右,死亡率不大,死亡的猪剖检时可以见到猪瘟病变,根据资料介绍,大剂量的猪瘟疫苗能激活仔猪的免疫系统,在一次基础免疫后,再免疫时能产生较高的保护性抗体,对于有野毒威胁的猪场意义较大。
 
 
[ 文章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推荐图文
推荐文章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版权隐私 | 付款方式 | 免责申明 | 联系方式 |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豫ICP备180202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