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文章 » 疾病诊治 » » 正文

羊腐蹄病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07-07-14  来源:山东畜牧网  作者:晨曦  浏览次数:208
  本病是羊、牛、猪、马都能够发生的一种传染病,其特征是局部 组织发炎、坏死。因为病常侵害蹄部,因而称 “腐蹄病”。此病在我国各地都有发生,尤其在西北的广大牧区常呈地方性流行,对羊只的发展危害很大。
  【病 原】
   山羊方面的报道,所有腐蹄病的病例都与感染结节梭形杆菌(fusiformisnodosus)有关。牧场的湿度与病的分布有很大关系,全世界的干旱地区很少发生。湿度的影响是能使蹄壳的角质软化,便于细菌的穿入,结节梭形杆菌可在受染羊的蹄壳上存在多年,这一点在该病的控制上非常重要。
  在羊蹄之外的生存超不过10d,在土壤中也不能增殖。因此,唯一的长期传染源乃是患腐蹄病的羊。其次,涉及的病菌还有坏死梭形杆菌(fusiformisnecrophorus)和羊肢腐蚀螺旋体(spirochaetapenortha);大多数科学家认为,本病是由坏死梭形杆菌与结节梭菌共同起作用而引起的。
  在未经治疗不当的病例,一些继发性细菌可以脓棒状杆菌,链球菌、葡萄球菌芪至大肠杆菌都可以侵入,而引起严重的灾难性的后果,并导致蛆的侵袭。
  【病的传染】
  本病常发生于低湿地带,多见于湿雨季节。细菌通过损伤的皮肤侵入机体。羊只长期拥挤,环境潮湿,相互践踏,都容易使蹄部受到损伤,给细菌的侵入造成有利条件。
  泥泞、潮湿而排水不良的草场可以成为疾病暴发的因素,但如草场及泥湿环境没有生活达14d的微生物,而且蹄子未被潮湿浸软或没有损伤,仅仅泥湿环境的本身是不会引起腐蹄病的。
  腐蹄病是一种急性传染病,如果不及时控制,可以使羊群中100%的受到传染,甚至可传染给正在发育的羔羊。
  【症 状】
  病初轻度跛行,多为一肢患病。随着疾病的发展,跛行变为严重。如果两前肢患病,病羊往往爬行;后肢患病时,常见病肢伸到腹下。进行蹄部检查时,初期见蹄间隙、蹄匣和蹄冠红肿、发热,有疼痛反应,以后溃烂,挤压时有恶臭的脓液流出。更严重的病例,引起蹄部深层组织坏死,蹄匣脱落,病羊常跪下采食。
  有时在绵羊羔引起环死性口炎,可见鼻、唇、舌、口腔甚至眼部发生结节、水泡,以后变成棕色痂块。有时由于脐带消毒不严,可以发生坏死性脐炎。在极少数情况下,可以引起肝炎或阴唇炎。
  病程比较缓慢,多数病羊跛行达数十天甚至数月。由于影响采食,病羊逐渐变为消瘦。如不及时治疗,可能因为继发感染而造成死亡。
  【诊 断】
  在常发病地区,一般根据临床症状(发生部位、坏死组’织的恶臭味)和流行特点,即可作出诊断。在初发病地区,为了进行确诊,可由坏死组织与健康组织交界处用消毒小匙刮取材料,制成涂片,用复红一美蓝染色法染色,进行镜检。
   如从口腔病变取材,可用黏膜覆盖物及唾液直接涂片。若无镜检条件,可以将病料放在试管内,保存在25%~30%灭菌的甘油生理盐水中,送往实验室检查。
  复红一美蓝染色法:
  1.将涂片自然干燥,用20%福尔马林酒精固定l0min。
   2.用复红一美蓝溶液染色30s。复红一美蓝溶液的配制方法如下:
   碱性复红 0.15g
  纯酒精 20.0ml
  结晶石炭酸 10.0g
  1.25%美蓝蒸馏水溶液 200.0ml
  混合均匀,滤过,保存备用。
  3.水洗,镜捡。
  【预 防】
  (一)消除促进发病的各种因素:
  1.加强蹄子护理,经常修蹄,避免用尖硬多荆棘的饲料,及时处理蹄子外伤;
  2.注意圈舍卫生,保持清洁干燥,羊群不可过度拥挤;
  3.尽量避免或减少在低洼、潮湿的地区放牧。
  (二)当羊群中发现本病时,应及时进行全群检查,将病羊全部隔离开进行治疗。对健羊全部用30%硫酸铜或10%福尔马林进行预防性浴蹄。对圈舍要彻底清扫消毒,铲除表层土壤,换成新土。对粪便、坏死组织及污染蓐草彻底进行焚烧处理。
  如果患病羊只较多,应该倒换放牧场和饮水处;选择高燥牧场,改到沙底河道饮水。停止在污染的牧场放牧,至少经过两个月以后再利用。
  (三)注射抗腐蹄病疫苗“clovax”。最初注射两次,间隔5~6周。以后每6个月注射1次。疫苗效果很好,但只有在最好的管理条件下才能达到100%的效果。
  该疫苗亦可用于治疗但其将来的主要作用还是作部分预防措施,最重要的是同良好的管理相结合。由于疫苗昂贵,羊主一般只是用于公羊。
  对死羊或屠宰羊,应先除去坏死组织,然后剥皮,待皮、毛干燥以后方可外运。
  【治 疗】
  首先进行隔离,保持环境干燥。然后根据疾病发展情况,采取适当治疗措施。
  1.除去患部坏死组织,到出现干净创面时,用食醋、4% 
  醋酸、1%高锰酸钾、3%来苏儿或双氧水冲洗,再用10%硫酸铜或6%福尔马林进行浴蹄。如为大批发生,可每日用10%龙胆紫或松馏油涂抹患部。
  2.若脓肿部分未破,应切开排脓,然后用1%高锰酸钾洗涤,再涂搽浓福尔马林,或撒以高锰酸钾粉。
  3.除去坏死组织后,涂以10%氯霉素酒精溶液,也可用青霉素水剂(每ml生理盐水含100~200iu)或油乳剂(每ml油含1000iu)局部涂抹。
  对于严重的病羊,例如有继发性感染时,在局部用药的同时,应全身用磺胺类药物或抗生素,其中以注射磺胺嘧啶或土霉素效果最好。
  4.在肉芽形成期,可用1:10土霉素、甘油进行治疗;肉芽过度增生时,可涂用10%卤碱软膏或撒用卤碱粉。为了防止硬物的刺激,可给病蹄包上绷带。
  5.中药治疗。可选用桃花散或龙骨散撒布患处。
  桃花散:陈石灰500g,大黄250g先将大黄放入锅内,加水一碗,煮沸10min,再加入陈石灰,搅匀炒干,除去大黄,其余研为细面撒用。有生肌、散血、消肿、定痛之效。
  龙骨散:龙骨30g,枯矾30g,乳香24g,乌贼骨15g共研为细末撒用,有止痛、去毒、生肌之效。 
 
 
[ 文章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推荐图文
推荐文章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版权隐私 | 付款方式 | 免责申明 | 联系方式 |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豫ICP备180202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