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文章 » 疾病诊治 » » 正文

山羊的主要传染病炭疽病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07-07-10  来源:《农民致富之友》  作者:信风  浏览次数:163
  炭疽病是一种急、热性、败血性传染病,其特点是败血症变化、脾脏显著肿大、皮下和浆膜下结缔组织出血性胶样浸润、血液凝固不良。此病可传染给人。
                      
  病源炭疽杆菌的繁殖体抵抗力较低,在炎热气候条件下,尸体中的病菌2~3天即可死亡,一般消毒药物可将其杀死。但是,炭疽杆菌繁殖体一遇到空气及在不适于其生长的情况下,就形成具有强大抵抗力的芽孢。干燥状态下的炭疽杆菌芽孢,可存活12年以上;冰冻状态(-5~-10℃)下,可存活4年。用石碳酸、宋苏儿、石灰水等普通消毒药效果甚微。
                      
  发病常为最急性和急性。最急性发病时,山羊突然倒地,全身痉挛、呼吸极度困难、瞳孔散大、磨牙、口鼻等天然孔流出带有气泡的黑紫色血液。几分钟内死亡。急性发病时,可见病羊呆立、垂头、呼吸困难、体温上升到41~42℃、口中流出大量红色唾液、全身抽搐,尸体长时间不僵直。
                      
  炭疽病的主要传染源是病畜。因此,患炭疽病死亡的羊,严禁剥皮吃肉或剖检。否则,炭疽杆菌就会形成芽孢,污染土壤、水源和牧地。尸体要深埋,病羊的羊舍及用具要用10~30%的漂白粉或10%的硫酸石碳酸溶液彻底消毒。在发生过炭疽病的地方,每年对羊进行1次2号炭疽孢苗接种。这样有助于羊体健壮,并减少并发症。春季可对新引进的羊或新生的羔羊补种。接种前要做好临床检查,必要时检查体温。瘦弱、体温高、年龄不到1个月的羔羊,以及怀孕已到产前2个月内的母羊,不能进行预防接种。对接种疫苗的羊要注意观察,如发现有并发症,要及时治疗。治疗方法:注射抗炭疽血清,第一次注射50毫升,必要时在12~24小时后再注射一次,也可肌肉(或静脉)注射青霉素,每次40万~80单位,每天2~3次。口服土霉素,每次0.5~1克,每隔4小时一次,直至完全康复为止。此外,还要根据病羊情况,进行强心、利尿、解毒、胃肠消毒等对症治疗。
 
 
[ 文章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推荐图文
推荐文章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版权隐私 | 付款方式 | 免责申明 | 联系方式 |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豫ICP备180202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