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文章 » 养殖技术 » » 正文

系统的后备猪管理是猪场成功的关键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7-06-14  来源:中国兽药114网  作者:晨曦  浏览次数:213
核心提示:后备母猪饲养管理后备猪饲养不建议使用全漏缝地板,因为全漏缝地板不利于后备猪骨骼和肢蹄的强度等体格发育。要合理控制后备猪的生长速度(每天600-700克),根据后备猪不同的体格合理控制料型。适当增加粗纤维和微生态制剂有利于后备猪肠道健康。后备舍光照条件良好,实施16小时光照/8小时黑暗有利于母猪发情。关于诱情的一些建议,发情不明显的母猪要更换查情公猪和配种员,诱情工作要有耐心,每天持续刺激5-10分钟,发情不明显的后备猪由经验丰富的配种员鉴定配种,以提高配种成功率。关于兰耳病与PED的驯化在我国,

后备母猪饲养管理

后备猪饲养不建议使用全漏缝地板,因为全漏缝地板不利于后备猪骨骼和肢蹄的强度等体格发育。

要合理控制后备猪的生长速度(每天600-700克),根据后备猪不同的体格合理控制料型。适当增加粗纤维和微生态制剂有利于后备猪肠道健康。

后备舍光照条件良好,实施16小时光照/8小时黑暗有利于母猪发情。

关于诱情的一些建议,发情不明显的母猪要更换查情公猪和配种员,诱情工作要有耐心,每天持续刺激5-10分钟,发情不明显的后备猪由经验丰富的配种员鉴定配种,以提高配种成功率。

关于兰耳病与PED的驯化

在我国,要想真正找到一个蓝耳病双阴性的场是件很困难的事。因此要监测猪场PPRSV,分析遗传变异:选择适合自己猪场的疫苗,在后备猪舍进行两次主动免疫。

两次兰耳病免疫驯化后21天要及时做抗体监测,抗体水平正常再参与配种。

关于流行性腹泻(PED)的驯化,首先要排除非病毒性因素造成的腹泻,要知道生产管理的重要性。当前PEDV疫苗和免疫存在的问题有:

1)减毒活疫苗可能有用,但是通过细胞传代丧失了产生保护性免疫的能力。

2)灭活疫苗——保护性免疫差。在活病毒感染或弱毒疫苗接种后,利用最新毒株制备的疫苗重复接种可以增强其免疫保护效果。

3)免疫目标:在产前母猪产生分泌型SIgA,通过初乳传递给仔猪。IgG免疫是无效的。通过感染的小肠组织有计划的返饲可以获得长期持久的保护性免疫。国内广西扬翔集团的PED驯化策略采取的就是低代次的弱毒口服+灭活疫苗免疫。

头胎母猪妊娠期及哺乳期管理

尽量减少应激因素,减少不必要的人员走动和噪音,保持安静,混群时准备好逃逸场所,专人看管至少半个小时,防止猪只打斗;及时查返情,第一次18-22天,第二次36-42天,23-28天测孕。50天之后人工肉眼可以观察。

哺乳期母猪饲养的主要目标是使其泌乳量最大化且尽量减轻体况损失,以免影响母猪下一胎次的繁殖性能。保证产房温度适宜,保证饲料新鲜度,确保饮水清洁且水压足,大的母猪料槽有助于保证哺乳母猪采食量最大化。

性成熟越早的母猪,终生生产力越高

在过去的五年,我国的母猪生产成绩已经得到很大的提高,现在谈到母猪终身生产力(LSP)概念,母猪的终身生产力的影响因素有很多。母猪终身生产力的下降与后备猪的管理密切相关。后备猪管理的重要环节应该放在第二胎后的母猪管理。母猪必须保证生产三胎才能达到盈利。

从源头选好后备猪是后备猪管理的第一个关键步骤。要依据将被选择最大繁殖潜能的后备母猪。

初情期诱情是后备猪管理第二个关键步骤,成熟的公猪-后备母猪发生初情期的最有效刺激,公猪性欲是影响后备猪达到初情期的关键因素,一天两次接受成熟公猪的追逐,“公猪效应”可以做到最大化,与公猪直接身体接触优于隔栏接触,把后备母猪放在公猪群内,优于把公猪放进后备群内。为了达到最大效应,必须让公猪全方位接触后备母猪。

实施标准化的后备母猪培育区(GDU)方案是提高母猪终身生产力的第三个关键步骤,GDU方案是为母猪场有效提供预期数量“挑选”过的符合配种要求的高品质后备母猪。符合配种要求的高品质后备母猪的定义:在初情期有完全静立反应、首次配种时有可接受的生理日龄和体重,并且要有相应记录。

提高母猪使用年限的关键因素在于挑选最大繁殖潜力的后备母猪;持续供给符合配种性能的后备猪;通过管理措施在后备猪性成熟时达到合适的体况。仅仅关注体重或者日龄都会对配种时间有误判,所以观测性成熟显得尤为重要。

优化头胎母猪日粮

哺乳母猪的体型/构造近几年来已经发生变化,与几年前相比,繁殖力提升,使得每头母猪可以生更多仔猪,断奶仔猪的总重量也在增加。母猪通过泌乳满足产房仔猪增加的蛋白质需求,她必须动用自身储存的氨基酸和能量,或者从饲料中获取相应的需求。虽然可能会动用部分自身存储,通过哺乳料满足母猪需求时,可获得理想的泌乳量和繁殖性能。

妊娠阶段日粮目标:饲料摄入每天1.8-2.3kg、代谢能3300kcal/kg、总钙0.8-0.85%、总磷0.65-0.7%、有效磷0.4%、可消化赖氨酸每天7-16g。

通过理解基于每天的需要量,日粮可以通过平均日采食量和真回肠可消化赖氨酸百分比来配置。注意不要对猪群按平均采食量来饲喂,不用胎次会消耗不同数量的饲料,1胎次母猪比多胎母猪至少少吃0.5Kg/天。

脂肪有较低的热增耗,通常用在夏季日粮帮助提高能力,亚油酸是不错的选择。脂肪必须品质要好,不能过度加工,应尽快使用,防止酸败,应避免高度氧化脂肪。

遵循妊娠期和哺乳期氨基酸最佳需要量,将会帮助控制母猪体重损失和增加仔猪断奶重。哺乳期目标100g/天亚油酸将优化母猪生产性能,在热应激/采食量低时使用脂肪。基于采食量管理饲料配方,当采食量变化时使用每天营养目标。使用饲料级氨基酸和副产品能减少饲料成本,使用优质原料,霉菌毒素含量要低,并且要定期监测。

提高母猪日粮效率的七点措施

1管理猪和猪栏,减少维持能量需求

2增加日粮中可消化能量部分

3确定猪场中使用日粮真实的能量含量

4炎热天气,饲喂低热量的碳水化合物日粮,以尽量减少热应激

5尽量减少对猪的健康需求

6选择能更高效利用日粮能量的猪只用于维持

7优先考虑采食量

 
 
[ 文章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推荐图文
推荐文章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版权隐私 | 付款方式 | 免责申明 | 联系方式 |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豫ICP备180202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