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文章 » 疾病诊治 » » 正文

春季预防育肥猪呼吸道疾病综合征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7-02-16  来源:中国兽药114网  作者:一天  浏览次数:350
核心提示:冬春季节交替,环境温度骤降,早晚温差大,这种冷应激加上病原、环境等因素,容易导致育肥猪出现呼吸道疾病综合征(PRDC)。特别是北方地区冬季、早春为了保暖,育肥猪舍几乎完全密闭,导致猪舍空气中病原微生物和灰尘大量的蓄积,猪只排泄物发酵产生大量的氨气、硫化氢等气体,更容易使育肥猪群病发PRDC。1 造成育肥猪PRDC的因素1.1 传染性因素造成育肥猪PRDC的传染性因素包括原发性的病原和继发性的病原:1.1.1原发性病原原发性病原包括:蓝耳病毒、圆环病毒2型、伪狂犬病毒、猪流感病毒、猪瘟、猪肺炎支原

冬春季节交替,环境温度骤降,早晚温差大,这种冷应激加上病原、环境等因素,容易导致育肥猪出现呼吸道疾病综合征(PRDC)。特别是北方地区冬季、早春为了保暖,育肥猪舍几乎完全密闭,导致猪舍空气中病原微生物和灰尘大量的蓄积,猪只排泄物发酵产生大量的氨气、硫化氢等气体,更容易使育肥猪群病发PRDC。

1 造成育肥猪PRDC的因素

1.1 传染性因素

造成育肥猪PRDC的传染性因素包括原发性的病原和继发性的病原:

1.1.1原发性病原

原发性病原包括:蓝耳病毒、圆环病毒2型、伪狂犬病毒、猪流感病毒、猪瘟、猪肺炎支原体等。

1.1.2继发性病原

继发性病原包括:猪细小病毒、链球菌、副猪嗜血杆菌、多杀性巴氏杆菌、支气管败血波氏杆菌、猪鼻支原体、附红细胞体、沙门氏菌、化脓隐秘杆菌、猪放线杆菌等。

1.2非传染性因素

1.2.1生产管理方面

育肥猪的养殖密度:养殖密度过高,容易导致空气质量差,环境病原增多。

猪群流动:不同猪舍的育肥猪互相交叉引入,或者病猪栏的育肥猪重回正常猪栏,人为导致病原的传播。

生物安全:对于育肥猪的生物安全管理不够重视,员工进出频繁、随意,消毒不够彻底。猪舍卫生条件差,消毒不及时,空气中病原和灰尘密度高,对育肥猪呼吸道刺激大。

免疫治疗:对于育肥猪PRDC的免疫计划和治疗措施不合理,过早免疫疫苗,仔猪免疫系统未发育完全,应答能力差,且容易造成抗体中和。随意使用抗生素,或者饲料中抗生素长期添加,病菌产生耐药性。

1.2.2饲料营养方面

营养水平:给育肥猪的饲料,营养水平不足,缺乏维生素、微量元素等。

霉菌毒素:饲料中的霉菌毒素超标,长期饲喂,霉菌毒素在猪只体内蓄积,进而导致育肥猪免疫抑制。

1.2.3猪舍设备方面

猪舍设计:猪舍设计不合理,栏舍过于集中,体量过大,造成同一猪舍或者同一猪栏中育肥猪的数量过多,饲养密度大。

猪舍通风:冬春季节为了保温,猪舍保持长时间密闭环境,造成氨气、硫化氢、二氧化碳等有害气体浓度升高,影响猪群呼吸。

2 影响PRDC严重程度的主要因素

育肥猪PRDC在成的最直接的影响就是育肥猪出栏率减低,生长缓慢,料肉比下降等。而PRDC造成育肥猪的损失严重程度,受下列因素影响:

2.1病原的类型和毒力

一般原发性的病原由于容易造成患病猪的继发感染,所以对育肥猪的影响较大。如蓝耳病毒、圆环病毒能够造成猪只的免疫抑制,降低猪只对环境中致病原的抵抗能力,增加发病概率;继发性病原一般更容易感染,对猪只影响较少,感染后较易恢复,由于感染率高,且影响猪只生长,因此往往损失更严重更直观。

2.2圈舍条件

主要包括猪舍的通风、育肥猪的饲养密度等,如果猪舍的通风不良,氧气含量不足,灰尘病原等浓度高,则猪群患PRDC的概率增高,而且恢复困难;饲养密度过高或者没有严格的隔离机制,容易造成病原的传播,使PRDC发病率上升。

2.3生产模式

生产模式主要包括一点式饲养和两点式饲养。两点式饲养将生产种猪与育肥猪完全分开,仔猪断奶后转移到单独的育肥场进行饲养,没有保育期。这样的饲养方式有助于切断病原从哺乳期向保育期的传播,降低育肥场环境性致病原的载量,从而减少PRDC的发病概率。

2.4免疫和治疗措施的效果

预防和治疗育肥猪PRDC,首先要准确判断导致猪群病发PRDC的主要病原。并根据主要病原的特性,来制定紧急免疫方案以及药物治疗方案。治疗方案越准确及时,PRDC造成的影响就越小。

3 PRDC的检测

3.1临床症状

PRDC的临床症状多表现为猪只采食量下降、呼吸困难、咳嗽咳痰、体温升高等。通过对猪群发病率的统计和主要的临床症状初步判断造成猪场PRDC病发的可能病原。

3.2剖检症状

对于病死猪进行剖检,通过观察鼻甲骨、肺脏等的病变情况,进一步缩小可能病原的范围。如造成萎缩性鼻炎病原主要有两种,包括败血波氏杆菌和多杀性巴氏杆菌。造成肺脏病变的病原很多,通过观察肺脏实变、脓肿、水肿、坏死等病理变化,可以初步判断病原的种类。

3.3实验室检测

首先进行抗原检测,必要的时候进行病毒(细胞培养)或细菌(划线接种)的分离,采用PCR的方法检测病原。

其次是抗体的检测,最主要的抗体检测方法为ELISA,这是灵敏性高操作方便的血清学检测手段,猪场自己就可以购买试剂盒进行检测。

最后,细菌性病原进行药敏试验,选择合适的抗生素进行治疗;病毒性抗原则需要进行测序或者抗体中和实验,选择合适的疫苗进行免疫等。

4 的预防和治疗

4.1消除免疫抑制因素的影响

蓝耳病毒和圆环病毒2型是猪场主要的免疫抑制性病原,选择使用爱乐新控制种猪群蓝耳病,通过疫苗免疫控制圆环病毒病。霉菌毒素也是造成猪群免疫抑制的重要因素,采用高质量的饲料原料,饲料中添加绿脱安,降解霉菌毒素,修复肝、肾损伤,增强猪只对霉菌毒素的抵抗力。

4.2保证育肥猪良好的生活环境

育肥猪良好的生活环境包括良好的通风,在室外温度比较高的时候要注意给育肥猪舍开窗通风。

猪舍内的粪便要及时的清理干净,减少氨气、硫化氢等有害气体的排放。

保持猪舍内的湿度,育肥猪舍的湿度不能过高,当湿度高于70%时,容易病发PRDC;同时,湿度也不能过低,猪舍太干燥,容易造成空气中粉尘和病原的含量增加。

控制猪舍温度变化,育肥猪舍温度变化超过6℃时,就容易病发PRDC。

保证饲料和饮水的质量,育肥猪饲料中的营养物质一定要全面,而且饮水要洁净,尽量减少氯消毒剂的添加,使用对猪只无害的复合有机酸消毒剂速可净对猪群饮水进行消毒。

4.3做好育肥舍的生物安全

控制猪群的流动。育肥猪要保持正确的猪群流动,病猪栏要单独隔离,康复的病猪不能混入正常猪群;不同猪舍、不同批次的育肥猪不能交叉混养,保持全进全出的饲养策略。

做好消毒工作。育肥猪舍要经常进行带畜消毒,选择对猪群影响小的速可净,每3天喷雾消毒一次。当PRDC比较严重的时候,则需要每天消毒两次。当育肥舍空栏的时候,则要进行彻底的消毒和清理。

控制人员的流动。在育肥舍工作的员工要做好自身的消毒工作,器械、服装等不能在不同猪舍之间交叉使用。

4.4增强猪群的免疫力

免疫力的增强依靠两个方面,一是使仔猪在哺乳期采食到足够的初乳,二是在保育期进行合理的疫苗免疫。

首先要提高母猪的免疫力,母猪料中添加益生菌使母猪胃肠道健康,粘膜免疫功能提高,母乳充足,初乳中的母源抗体含量高。仔猪采食到足够的初乳,从而使初乳中的抗体保护仔猪到保育中期。

其次是进行合理的免疫,仔猪采食足够初乳的基础上,适当推迟疫苗免疫的时间,在保育期或者育肥早期进行免疫,避免抗体中和,使仔猪在育肥期得到疫苗免疫抗体的保护。

4.5合理使用抗生素

当猪场育肥猪舍病发PRDC的时候,不能随便按照经验使用抗生素。首先要查明导致病发PRDC的主要病原,对于细菌性的病原做好病原的分离培养,通过药敏试验,选择敏感的抗生素进行治疗。抗生素不能在饲料中长期添加,以防病菌产生耐药性以及育肥猪抗病力下降。

 
关键词: 饲料 蓝耳病 猪瘟
 
[ 文章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推荐图文
推荐文章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版权隐私 | 付款方式 | 免责申明 | 联系方式 |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豫ICP备180202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