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文章 » 养殖技术 » » 正文

种公猪的两种淘汰原则:自然淘汰和异常淘汰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6-12-06  来源:中国兽药114网  作者:旭日  浏览次数:286
核心提示:一、自然淘汰自然淘汰通常指对老龄公猪的淘汰,也包括由于生产计划变更、种群结构调整、选育种的需要,而对公猪群中的某些个体(群体)进行针对性的淘汰。主要包括:1. 衰老淘汰生产中使用的公猪,由于已经达到了相应的年龄或使用年限较长,年老体衰,配种机能衰弱、生产性能低下,则应进行淘汰。2. 计划淘汰为了适应生产需要和种群结构的调整,对在群公猪进行数量调整、品种更新、品系选留、净化疫病等,则应对原有公猪群进行有计划、有目的的选留和淘汰。二、 异常淘汰异常淘汰是指由于生产中饲养管理不当、使用不合理、疾病发生

一、自然淘汰

自然淘汰通常指对老龄公猪的淘汰,也包括由于生产计划变更、种群结构调整、选育种的需要,而对公猪群中的某些个体(群体)进行针对性的淘汰。主要包括:

1. 衰老淘汰

生产中使用的公猪,由于已经达到了相应的年龄或使用年限较长,年老体衰,配种机能衰弱、生产性能低下,则应进行淘汰。

2. 计划淘汰

为了适应生产需要和种群结构的调整,对在群公猪进行数量调整、品种更新、品系选留、净化疫病等,则应对原有公猪群进行有计划、有目的的选留和淘汰。

二、 异常淘汰

异常淘汰是指由于生产中饲养管理不当、使用不合理、疾病发生或公猪本身未能预见的先天性生理缺陷等诸多因素造成的青壮年公猪在未被充分利用的情况下而被淘汰。其淘汰原因一般包括:

1. 体质过肥

公猪过肥、体重过大、爬跨笨拙或母猪经不住公猪爬跨,造成配种困难或不能正常配种,此时应对公猪进行限制饲养和加强运动,降低膘情。若不能取得预期效果,应对公猪进行淘汰。

2. 体质过瘦

公猪参加配种时体况过瘦、体质较差,爬跨困难或不能完成整个配种过程,导致配种操作不利和配种效果较差,通过一些操作仍难以恢复的个体,则应进行淘汰。

3. 精子活力差

已入群的后备公猪或正在使用的种公猪在连续几次检查精液品质后,死精率、畸形率过高,且后裔同胞个体数较少,通过调整营养、加强管理和治疗后,仍不能得到改善的个体,应及时淘汰。

4. 性欲缺乏

由于公猪过度使用或饲料中缺乏维生素A、E、矿物质等,引起性腺退化、性欲迟钝、厌配或拒配,这种公猪应加强饲养管理,防止过度使用,并加强饲料中维生素和矿物质的营养,注意适当运动,一般可以调整过来。但对于不能恢复的个体,应该进行淘汰。

5. 繁殖疾病

某些疾病如:睾丸炎、附睾炎、肾炎、膀胱炎、布氏杆菌病、乙型脑炎等引起的公猪性机能衰退或丧失,以及由于其它疾病造成的公猪体质较差,繁殖机能下降或丧失。不能治愈时应立即进行淘汰。

6. 肢蹄病

公猪由于运动、配种或其它原因,可能造成肢蹄的损伤,尤其是后肢,损伤后没有得到及时治疗,造成公猪不能爬跨或爬跨时不能支持本身重量,站立不定,而失去配种能力,这种公猪应及时进行治疗,在不能治愈或确认无治疗价值时应予以淘汰。

7. 恶癖

个别公猪由于调教和训练不当,可能会在使用过程中形成恶癖,如咬斗母猪,攻击操作人员等。这种公猪应及早淘汰,以免引起危害。

 
关键词: 饲料 饲养管理
 
[ 文章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推荐图文
推荐文章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版权隐私 | 付款方式 | 免责申明 | 联系方式 |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豫ICP备180202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