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秦皇岛市昌黎县某养狐户饲养银狐210只,2006年9月中旬开始发病,陆续发病36只,死亡11只,曾用过氨苄西林、宠物特诊、华西精品、氟哌酸等药物未见好转。
一、流行病学调查
该养狐场始建于2003年5月,已有3年的养狐史。2006年9月,畜主仍像往年一样在仔狐60~70日龄时接种犬瘟热、细小病毒性肠炎疫苗,而且全场狐群所喂饲料未发生霉变,笔者怀疑发病原因是食入变质的冻鸭架所致。
二、临床症状及剖检变化
病狐精神沉郁,食欲废绝,体温39~41℃不等,呕吐,吐出带泡沫的黄、白色粘液,严重的病狐吐出血样液体。腹泻,初为灰黄色、灰绿色,内含大量的粘液和脱落的肠黏膜,随着病情发展,腹泻物呈现蕃茄样、腥臭难闻,眼窝深陷,机体脱水。
肠腔中有水样内容物并混有血液,空肠和回肠黏膜面出血、充血,有纤维素性伪膜覆盖,肠系膜淋巴结肿大并出血,有的病例出现肠套叠。
三、诊断
1.无菌采病狐肝脏接种在普通琼脂、麦康凯琼脂上,在37℃条件下培养24小时后观察,可见在普通琼脂培养基上形成乳白色、湿润、扁平微凸起的小菌落;在麦康凯培养基上形成深红色、湿润、不规则的圆形菌落;做肝触片,在油镜下观察,发现有革兰氏阴性、单个、散在、两端钝圆的短杆菌。根据上述特点可确诊为大肠杆菌。
2.细小病毒一步法检测,应用细小病毒一步法检测试剂盒(罗曼动物公司)检测病狐粪便病毒,结果为阳性。
根据流行病学、临床症状、实验室诊断,最后确诊该病例为细小病毒性肠炎与大肠杆菌病混合感染。
四、防治
1.首先隔离病狐,用明发1210消毒液对养狐场地全场进行消毒,每天2次。同时立即停喂变质鸭架,加强护理,禁食24小时,以保护胃肠黏膜,恢复期控制饮食,并给予营养丰富,易于消化的食物。
2.对发病狐注射犬六联高免血清,剂量为1毫升/千克体重,每天一次,连用5天。鉴于病情比较严重,全场狐群投喂黄芪多糖拌料。
3.抗生素治疗,病狐肌注庆大霉素1万单位/千克体重,全场狐群投喂阿米卡星。
4.止吐可用胃复安+复合维生素B+爱茂尔;止血可用止血敏+维生素K3。
5.对病情严重的狐进行补液治疗,可用5%葡萄糖和乳酸林格,按1:2比例配制,总输液量按每千克体重40~60毫升计算,配以辅酶A、ATP、维生素C、氯化钾,肌苷一次性缓慢静输。治疗8天后,除脱水比较严重的病狐死亡外,其它全部治愈,治愈率7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