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文章 » 疾病诊治 » 水产 » 正文

预防河蟹水瘪子 关键在于保护肝胰腺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6-09-28  来源:龙昌动保  作者:刘太亮  浏览次数:24192
核心提示:水瘪子病成因复杂,要想完全控制河蟹水瘪子病的爆发还需要综合性的方案,胆汁酸是解决这类疾病不可或缺的一类物质,通过调节脂肪代谢,排除毒素,缓解肝胰腺压力,维护肝胰腺健康,从而有效预防河蟹水鳖子。

自2015年江苏兴化地区发现水瘪子以来,该疾病2016年继续在江浙地区蔓延,并有越来越严重的趋势。水瘪子会影响河蟹的产量和规格,造成河蟹回捕率低、河蟹规格小,这些都给养殖户造成了严重的损失。水瘪子病的主要症状为肝胰腺萎缩,呈灰黄色、灰白色或白色,腹腔积水、水肿,肠道受到损伤,附肢不坚硬、空瘪。一旦发病则往往难以治愈,后期如因管理不善,河蟹会陆续出现死亡,即使不死亡,到上市时河蟹也无膘,严重影响河蟹的市场接受程度。白膏症也是当地蟹农对肝胰腺疾病的常用称呼,有专家指出,水瘪子和白膏症是河蟹的肝胰腺疾病不同阶段的不同称呼,水瘪子是河蟹肝胰腺萎缩,白膏症是肝胰腺的白化症,是指肝胰腺发育不完善,河蟹没有口感,两者都是应激源对河蟹的肝胰腺造成的损伤。

那么引起水瘪子病的原因究竟是什么?华东师范大学陈立侨教授认为胁迫是造成当前河蟹养殖出现水瘪子病的最大原因。水体pH值、重金属、消毒剂等都是造成该病的胁迫因子。

水体pH值对河蟹肝胰腺的影响

 

有人认为水体里水草量太大,池塘暴发水瘪子病的概率较大。这是为什么?苏州大学蔡春芳教授认为养蟹池塘里的水草生长旺盛,大量吸收了水中的二氧化碳,造成水体pH值升高,养殖水体长期的高pH值胁迫会导致河蟹厌食、体质变弱、加上自身的免疫力低,最终发生肝胰腺的病变。有的在蟹苗培育阶段给予不足的营养供给,导致扣蟹活力偏弱,尤其表现在肝胰脏功能较弱,较弱的扣蟹在遇到较差的环境或管理条件时,则会出现肝胰脏损伤和病变。因此,加强池塘管理,及时清理掉一部分水草,以及在饲料里面及时添加保肝类产品,排出肝胰脏毒素,消除长期pH值环境胁迫带来的影响,肝胰脏病变的河蟹可能会恢复正常。 

农药、重金属等对河蟹肝胰腺的影响

近年来随着河蟹的养殖面积的扩大,问题也越来越多,每当水体里面有害藻类和害虫大量暴发时,养殖户都会用大量的杀虫剂和硫酸铜等去消灭。这类的农药以及重金属离子都会蓄积于养殖水体,使河蟹肝胰脏解毒能力和功能逐渐下降,引发河蟹慢性中毒,最终导致水瘪子病的大量暴发。因此养殖过程中尽量减少这些杀藻、硫酸铜等制剂的使用,采用一些生物防控的方法减少有害藻类、害虫等生物的大量暴发。 

投饵不当,食物链不合理对河蟹肝胰腺的影响

河蟹养殖过程中,尤其是一些大规格河蟹的养殖户一般会投喂冰鲜鱼,有些养殖户甚至全程投喂冰鲜鱼,这些冰鲜鱼一旦投喂过量或者在岸上堆放时间过长,会导致冰鲜鱼体内的脂肪酸败,河蟹吃了这种变质的饵料冰鲜鱼以后,会造成肝胰脏中毒,肝细胞受损发白,长此以往,就容易造成水瘪子病的大量暴发。 

胆汁酸对河蟹肝胰腺的保护作用

胆汁酸的诱食作用。陈立侨教授的试验表明,胆汁酸是一种有效的诱食剂和化学兴奋剂。因此,胆汁酸或其盐类有潜力成为水产养殖动物的化学诱食剂来提高饲料的诱食性和饲料的摄食率。

胆汁酸对脂肪代谢的作用。南京农业大学刘文斌教授认为胆汁酸的添加对肝脏的脂肪代谢有帮助,能够维护肝胰腺健康。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增强河蟹的免疫力和成活率。

胆汁酸排除内毒素作用。肠道是机体最大的内毒素池,内毒素可引起肠道粘膜水肿,肠绒毛顶部细胞坏死,肠通透性增加,从而破坏肠粘膜屏障功能,在肠粘膜屏障遭到破坏时,内毒素可通过肠粘膜屏障经门静脉进入肝脏,危害机体健康。胆汁酸是一个重要的化学屏障:①肠道内的胆汁酸可通过与内毒素的结合而阻止其从肠道吸收入门静脉,②胆汁酸为去污剂,已证明两者在体外对内毒素脂多糖具有直接作用,而且胆汁酸可在试管内改变大肠杆菌内毒素,使其不再引起裂物凝聚,其机制可能为将内毒素分解成无毒性的亚单位或形成微聚物。因此胆汁酸可以减少内毒素对肠道、肝脏乃至整个机体的危害。

水瘪子病成因复杂,要想完全控制河蟹水瘪子病的爆发还需要综合性的方案,胆汁酸是解决这类疾病不可或缺的一类物质,通过调节脂肪代谢,排除毒素,缓解肝胰腺压力,维护肝胰腺健康,从而有效预防河蟹水鳖子。

 

 
 
[ 文章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推荐图文
推荐文章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版权隐私 | 付款方式 | 免责申明 | 联系方式 |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豫ICP备180202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