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文章 » 疾病诊治 » » 正文

猪小袋纤毛虫病的病原是什么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6-07-05  来源:中国兽药114网  作者:旭日  浏览次数:196
核心提示:猪小袋纤毛虫病的病原为结肠小袋纤毛虫,主要寄生于猪的结肠,其次为直肠和育肠。虫体生活史分滋养体及包囊两个阶段。滋养体呈椭圆形,一般长50~200微米,宽30~100微米。虫体表面有许多纤毛,排列成略带斜形的纵行;纤毛作规津性运动,使虫体以较快速度旋转向前运动。虫体内有大、小核各一。大核大多位于虫体中央,呈肾形;小核甚小,呈球形,位于大核的凹陷处。虫体内还有伸缩泡和食物泡。包囊呈圆形或椭圆形,直径40~60微米,囊壁厚而透明,淡黄色或浅绿色,在新形成的包囊内,可清晰见到滋养体在囊内活动,但不久即变

猪小袋纤毛虫病的病原为结肠小袋纤毛虫,主要寄生于猪的结肠,其次为直肠和育肠。虫体生活史分滋养体及包囊两个阶段。滋养体呈椭圆形,一般长50~200微米,宽30~100微米。虫体表面有许多纤毛,排列成略带斜形的纵行;纤毛作规津性运动,使虫体以较快速度旋转向前运动。虫体内有大、小核各一。大核大多位于虫体中央,呈肾形;小核甚小,呈球形,位于大核的凹陷处。虫体内还有伸缩泡和食物泡。包囊呈圆形或椭圆形,直径40~60微米,囊壁厚而透明,淡黄色或浅绿色,在新形成的包囊内,可清晰见到滋养体在囊内活动,但不久即变成一团颗粒状的细胞质(图4-8)。

当猪吞食了被包囊污染的饮水或饲料后,囊壁在肠内被消化,包囊内虫体脱囊而出,转变为滋养体,进入大肠,以淀粉,肠壁细胞、红细胞、白细胞、细菌等肠内容物为食料。一般清况下。结肠小袋纤毛虫为共生者,仅在宿主消化功能紊乱或肠粘膜有损伤时,虫体才乘机侵入肠组织,引起溃疡。虫体以横二分裂法进行繁殖;部分滋养体变圆,其分泌物形成坚韧的囊壁包围虫体,成为包囊,随宿主粪便排出体外。包囊抵抗力较强,常温(18~20℃)能存活20天,-6~-28℃能存活100天。

 
关键词: 饲料
 
[ 文章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推荐图文
推荐文章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版权隐私 | 付款方式 | 免责申明 | 联系方式 |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豫ICP备180202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