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文章 » 疾病诊治 » 其他 » 正文

活疫苗来正确地接种疫苗抵抗PRV有效控制伪狂犬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5-12-15  来源:猪e网独家编译  作者:信风  浏览次数:387
河南某相关研究  随后,河南的科学家对此进行了研究,他们对疾病爆发地区送检的16 800份猪血清、905份猪流行性腹泻病毒(PEDV)"返饲"病料和56份PR基因缺失活疫苗分别进行野毒感染检测。PRV gE抗体ELISA检测试剂盒是检测PRV野毒感染的一种方便快捷的方法,因为这种方法可以将野毒感染和疫苗接种区分开来。  这一引人注目的研究结果显示, PRV野毒感染阳性猪场检出率高达68.06%,血清总阳性率为38.47%,种母猪、种公猪、后备猪和商品猪的阳性率分别为40.12%、30.88%、54.67%和26.52%;新流行毒株聚在同一进化分支,均属于强毒株,但毒力较经典毒株变化不大。结果还显示商品疫苗对新流行毒株的保护率高达100%。疫苗和"返饲"病料中,PRV野毒阳性检出率分别为0%和40.44%。  江西某相关研究  江西省某研究团队自2010年1月到2014年6月,在不同型号不同养猪场中采集了种猪、公猪、未断奶仔猪、断奶至育成阶段的猪的25149份血清样本,进行血清学调查。结果清晰地显示了,2012年之前在注射过伪狂犬病毒疫苗的猪场中,大约70%的猪场仅仅给种畜群接种疫苗每年1到2次,但是并没有给未断奶猪和断奶至育成阶段的猪进行过疫苗免疫。2012年之后,疫苗接种的覆盖率近乎100%,大多数的猪场每年给育种猪注射疫苗3到4次,也借助扩张器给出生8到10周的新生仔猪鼻腔内注射疫苗。所有注射过疫苗的猪都呈现伪狂犬野毒抗体(PR-gE)阴性,也就是所谓的DIVA(将接种过疫苗的动物感染情况与野毒感染的情况区分开来)。PR-gE抗体用IDEXX公司的ELISA试剂盒来检测,然后根据PR-gE阳性率来估算野型毒株伪狂犬病病毒阳性率。  从2010年到2014年6月江西及其邻近地区猪群的PR-gE抗体阳性率分别为为10.06%,32.88%, 40.57%, 31.75% 和35.06%,数据展示了从2010年到2012年野毒型PRv感染率明显的增长,随后在2013年至2014年上半年有所下降。接种疫苗之后,以吮奶仔猪的神经症状为主的临床症状有明显好转。  消灭伪狂犬病毒  上述河南和江西的研究共同得出结论,应用改进后的带标记活疫苗来正确地接种疫苗抵抗PRV是控制伪狂犬病的一种非常有效的方法,最终是可以将这一疾病消灭的。给新生仔猪鼻腔内注射这些疫苗并不会与相应的抗体相互干扰,反而可以预防田间毒株的潜伏性感染。鼻腔内注射疫苗引起的粘膜免疫比肌肉注射疫苗引起的局部应答更加有效。在急性感染中,鼻腔内注射的毒苗在三叉神经节占位,防止了更严重的感染,进而减少了野型毒株的复制和蔓延。疫苗的注射方案必须要同时兼具好的生物安全性。制定生物安全性协议的目标是将病原菌排除在猪群之外,而不是使猪群暴露于病原菌环境中,也是为了缩小循环在猪群间病原菌的影响。  由于狗和猫是PRV的宿主,控制他们进入养殖场或接触猪群至关重要。许多消毒剂对PRV的抑制也是有效的,然而考虑到其它的病原体,如蓝耳病病毒(PRRSv)和猪圆环病毒2型(PCV2),最好是选用一种广谱的消毒剂。  总之,伪狂犬病在许多东南亚国家仍然流行,而且该病近期的爆发已经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然而当我们将生物安全性与正确疫苗接种方案结合起来时,伪狂犬病是可以控制的。
 
 
[ 文章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推荐图文
推荐文章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版权隐私 | 付款方式 | 免责申明 | 联系方式 |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豫ICP备180202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