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文章 » 疾病诊治 » » 正文

1例雏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的诊疗报告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5-11-11  来源:养鸡网  作者:一天  浏览次数:236
核心提示:鸡传染性支气管炎是由冠状病毒引起的鸡的一种急性、高度接触传染性的呼吸道疾病,该病流行广,对养鸡业危害严重,常引起鸡的大批发病和死亡。现将某养鸡户一起病例诊断情况报告如下。1. 发病情况及临床症状2007年4月下旬,某养鸡户引进的2 000只鸡雏,在18日龄时鸡群中有的鸡只突然出现发病现象,3日内迅速波及全群。发病突然,病初表现伸颈,张口呼吸,打喷嚏,咳嗽,呼吸时发出特殊叫声,随着病情的发展,病鸡精神萎顿,采食量减少,羽毛松乱,垂翅,鼻窦肿胀,流鼻液,眼多泪,重症病鸡多在2~3 d死亡。2. 剖检

鸡传染性支气管炎是由冠状病毒引起的鸡的一种急性、高度接触传染性的呼吸道疾病,该病流行广,对养鸡业危害严重,常引起鸡的大批发病和死亡。现将某养鸡户一起病例诊断情况报告如下。

1. 发病情况及临床症状

2007年4月下旬,某养鸡户引进的2 000只鸡雏,在18日龄时鸡群中有的鸡只突然出现发病现象,3日内迅速波及全群。发病突然,病初表现伸颈,张口呼吸,打喷嚏,咳嗽,呼吸时发出特殊叫声,随着病情的发展,病鸡精神萎顿,采食量减少,羽毛松乱,垂翅,鼻窦肿胀,流鼻液,眼多泪,重症病鸡多在2~3 d死亡。

2. 剖检变化

剖检濒死鸡多只,病状基本相似。气管、支气管、鼻腔和鼻窦内有浆液性、卡他性和干酪样渗出物,有的病鸡气囊浑浊含有黄色干酪样渗出物。

3. 实验室检验

3.1细菌学检查

无菌采取濒死病鸡心血、肝、脾、肾组织触片,革兰氏和瑞士染色镜检,未发现细菌,将病死鸡的心血、肝、脾、肾组织分别接种于鲜血琼脂平板和麦康凯琼脂平板培养基上,做细菌分离培养,37℃温箱培养24-48 h,结果无细菌生长。

3.2 病原分离鉴定

无菌采取急性期的病鸡气管渗出物和肺组织磨碎,制成1:10生理盐水悬液,高速离心5 min,沉淀后取上清液,加入青霉素、链霉素各10000IU/mL,置4℃冰箱过夜,接种于9~11日龄的鸡胚尿囊腔,0.5 mL/胚,初代接种的鸡胚变化不明显,在鸡胚中连续继代3~4次后,可见胚胎萎缩,鸡胚卷曲成团,羊膜增厚贴在胚胎上,卵黄囊皱缩,尿囊液增多,绒毛尿囊膜无特殊病变,羊膜、卵黄囊组织触片镜检未见到细菌。试验证明所取病料内含有病毒存在。

3.3 动物试验

取初代接种的鸡胚尿囊液接种于20日龄健康雏鸡气管内,18~36 h后雏鸡出现气管哕音。

3.4 琼脂扩散试验

用感染鸡胚绒毛尿囊膜液作为乳剂,离心,取上清液作抗原,与特异性抗血清进行琼脂免疫扩散试验,经24~48 h观察结果,出现沉淀线,为阳性反应。综合临床表现、病理变化和实验室检验结果分析,确诊该病为鸡肾型传染性支气管炎。

4. 防制措施

清扫鸡舍、搞好卫生,对禽舍及饲养用具用0.1%的百毒杀溶液进行全面彻底消毒,病死鸡销毁进行无害化处理。对全群鸡紧急应用鸡传染性支气管炎H疫苗饮水免疫,本病没有特效药物治疗,可使用广谱抗生素以控制并发感染,可起到一定的疗效。

5. 小结

(1) 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是规模化养鸡场的重要疫病之一,在自然条件下,本病主要侵害于鸡,以雏鸡感染危害最为严重,病鸡是本病的传染源,病毒大量存在于病鸡的气管组织及其渗出物中,随咳嗽、喷嚏向外排出,经空气飞沫传染给易感鸡,病毒亦可通过被污染的饲料、饮水等经消化道传染。炎热、寒冷、拥挤、通风不良以及维生素、矿物质饲料供应不足,可促使本病的发生。

(2) 预防本病的措施是加强饲养管理,搞好禽舍卫生,注意通风换气,定期消毒,减少不良刺激,降低饲养密度,不从疫区引进鸡只;另一方面疫病流行地区使用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疫苗接种免疫。


 
 
[ 文章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推荐图文
推荐文章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版权隐私 | 付款方式 | 免责申明 | 联系方式 |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豫ICP备180202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