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文章 » 疾病诊治 » 特种养殖 » 正文

獭兔球虫病和大肠杆菌病混合感染的诊治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07-04-27  来源:中国养兔  作者:信风  浏览次数:707
  2006年8月初,我县印斗乡某养兔场饲养的獭兔发生了以拉稀、肚子臌胀、流涎、食欲减少或废绝为主要特征的一种传染病。通过发病症状、尸体解剖和实验室诊断,确诊为球虫病与大肠杆菌病混合感染。

  1发病情况

  该养兔户共饲养獭兔1170只,按免疫程序进行了兔瘟一巴氏杆菌二联疫苗、魏氏梭菌疫苗防疫。从8月8日个别幼兔发病,至8月14日发病479只,发病率40.9%。其中1—4月龄兔总发病:388只,占发病只数的81%。4月龄以上发病91只,占19%。共死亡182只,死亡率46.9%。

  2 临床症状

  病兔食欲减少或废绝,被毛粗乱,流涎,结膜苍白,排胶冻样粘液的稀粪,肛门和后躯粪便污染,肚子臌胀,四肢发凉。急性者1~3天内死亡,慢性者5~7天死亡。

  3剖检病变

  解剖10只病兔,发现大部分肠粘膜发炎.有的有出血。胃膨大,充满大量液体和气体。胆囊扩张,肝脏肿大。有3只兔肝表面有黄白色小结节。

  4实验室检查

  4. l 涂片镜检①无菌取病死兔肝、淋巴结、胆汁等涂片.按照常规固定,革兰氏染色镜检,可见散在排列、两端钝圆、着色较浓的革兰氏阴性短杆菌。②无菌取上述病料接种于普通琼脂平板、麦康凯琼脂平板,37℃恒温24小时。普通琼脂平板长出圆形、稍隆起、湿润、光滑的红色菌落。挑取单个菌落染色、镜检,可见两端钝圆、散在的革兰氏阴性短杆菌。

  4 .2 药敏试验按照常规方法对分离的上述菌株进行药敏试验,结果该菌株对庆大霉素高敏,对卡那霉素、环丙沙星中敏.对青霉索、痢菌净不敏感。

  4 .3 球虫卵检查①取病兔粪便10g,用浮集法检查,可发现大量球虫卵。②取病兔肝脏黄白色结节涂片,镜检可见大量球虫卵。

  5防治措施

  病兔隔离治疗,死兔焚烧或深埋,及时清理粪便,进行生物发酵,兔舍用露威消毒。兔群用环丙沙星粉拌料,连喂3天。病兔肌肉注射庆大霉素,2万单位/次,每天2次.连用2天,同时每只皮下注射0 .2mL敌球锐克,只注射一次。经上述治疗,病情彻底控制,7天后兔群恢复正常。

  6 小结

  6.1 该养兔户因秋收正忙,因此饲养管理松懈.粪便未能及时清理,消毒不彻底。此外,在发病前3天一直下小雨,兔舍湿润,引发球虫感染,导致机体抵抗力下降,有害大肠杆菌大量繁殖,是造成球虫病和大肠杆菌混合感染的主要原因。

  6 .2发病兔中以2~4月龄兔发病率最高.5月龄以上兔多数耐过,很少死亡。

  6 .3 及时确诊,对症下药是治疗的关键。

  6. 4 提前使用药物预防。仔兔1月龄皮下注射敌球锐克0 .1mL,免疫期70天,同时皮下注射敌虫锐克0 .05mtL.饮水中定期添加环丙沙星等。
 
 
[ 文章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推荐图文
推荐文章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版权隐私 | 付款方式 | 免责申明 | 联系方式 |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豫ICP备180202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