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文章 » 疾病诊治 » 特种养殖 » 正文

家兔配种慎防“性”病传播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06-03-18  来源:中国兽药114  作者:一天  浏览次数:394
  春季是家兔繁殖的第一高峰,也是扩大兔群、提高养殖效益的关键环节。但由于一些养殖户对可能通过“性”传播疫病的认识不够,在家兔配种前后没有引起足够重视,往往造成家兔的一些“性”传染病的蔓延、扩散,甚至带来家兔饲养业的毁灭性损失。多年实践表明,在家兔配种中,应采取以下措施预防和控制家兔4种“性”传染病的传播和流行:

  一、兔梅毒病

  这是由兔密螺旋体引起的家兔生殖系统慢性传染病,主要通过交配传播,传染性很强。

  患病公兔阴茎和母兔阴户、肛门周围红肿,生长有小结节,结节结痂脱落后形成溃疡,病情严重的在鼻、唇部也可见结节。公兔同时伴有睾丸萎缩,阴囊水肿,精液品质下降,致使有的孕兔出现流产或产死胎,产仔数减少,产后乳汁降低,仔兔成活率很低。

  防治

  1、种兔配种前要进行体检,对患有梅毒病种兔要进行隔离治疗,严禁配种。

  2、对兔舍、食饮用具也要消毒处理,以彻底消灭梅毒病的传染源。

  3、对发病种兔,要及时进行隔离治疗,每兔每次可用青霉素5万单位,稀释后肌肉注射,每日2次,连用3日,即可治愈。也可按每千克体重用“九一四”0.06~0.08克,稀释成10%溶液后静脉注射,2周后重复用药一次,即可治愈。

  二、兔肺炎克雷伯氏菌病

  由兔肺炎克雷伯氏杆菌引起的传染病。该病主要侵害泌尿道、生殖道和呼吸道,公母兔均可感染。

  该病公、母兔症状相似,主要表现为精神不振,食欲废绝,排褐色糊状薄粪,死亡率较高。死后剖检,可见盲肠浆膜严重出血,肠系膜淋巴结肿大。

  防治

  1、加强平时卫生管理,做好该病的预防工作。

  2、对患病家兔,可按每千克体重用卡那霉素10~15毫克的剂量,用生理盐水稀释后肌肉注射,一天2次,一般2~3天即可有效控制。

  三、兔溶血性金黄色葡萄球菌病

  该病由溶血性金黄色葡萄球菌引起的家兔生殖系统传染病,主要通过交配或接触传染。

  患病家兔外生殖器出现溃疡,母兔阴道还会流出黄白色粘液,怀孕母兔大多流产,仔兔鼻唇部附近生有脓肿。

  防治

  1、发现患有此病的种兔,要立即进行隔离饲养,并停止配种。

  2、对家兔溃疡部位每天涂抹碘甘油1~2次,一般一周左右即可治愈。待治愈后,方可进行配种。

  四、兔伪结核病

  该病是由伪结核耶尔氏杆菌引起的慢性消耗性传染病,主要通过采食、饮水感染,也可通过交配感染。

  公母家兔感染此病后,并不出现明显的生殖器症状。主要表现为繁殖力严重下降,食欲不振,全身衰弱,消瘦无力等虚弱症状。死后剖检,可见肝、肾、肺、盲肠等处生有小结节。

  治疗

  1、平时对饲养的种兔要注意饲料、饮水和圈舍卫生,兔舍和用具做到经常消毒。

  2、对病情较重且无治疗价值的种兔予以淘汰处理。对病情较轻家兔,可按每千克体重用10毫克链霉素剂量,进行肌肉注射,每日2次,连用5日。 
 
 
[ 文章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推荐图文
推荐文章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版权隐私 | 付款方式 | 免责申明 | 联系方式 |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豫ICP备180202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