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文章 » 养殖技术 » 其他 » 正文

“鸭短喙长舌综合征”研究取得重要进展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5-08-11  来源:大众网  作者:旭日  浏览次数:213
核心提示:日前,山东农大动物科技学院刁有祥教授课题组在“鸭短喙长舌综合征”的研究方面取得重要进展,确定了引起该病的病原为鸭细小病毒。自2014年11月以来,在我国江苏、安徽、山东、江西、河南、河北等部分地区的商品代樱桃谷肉鸭群以及广东、福建、浙江、江苏等部分地区的番鸭群发生了以雏鸭发育迟缓,上下喙萎缩,舌头外伸、肿胀为特征的不明原因疾病。鸭群发病率为10%~30%不等,严重时可达50%以上,患鸭出栏体重较健康鸭减少20%~30%。感染鸭群料肉比显著升高,出栏合格率下降。该病的发病区域不断扩大,给我国养鸭业

日前,山东农大动物科技学院刁有祥教授课题组在“鸭短喙长舌综合征”的研究方面取得重要进展,确定了引起该病的病原为鸭细小病毒。

自2014年11月以来,在我国江苏、安徽、山东、江西、河南、河北等部分地区的商品代樱桃谷肉鸭群以及广东、福建、浙江、江苏等部分地区的番鸭群发生了以雏鸭发育迟缓,上下喙萎缩,舌头外伸、肿胀为特征的不明原因疾病。鸭群发病率为10%~30%不等,严重时可达50%以上,患鸭出栏体重较健康鸭减少20%~30%。感染鸭群料肉比显著升高,出栏合格率下降。该病的发病区域不断扩大,给我国养鸭业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

该病发生后,国家水禽产业技术体系疾病诊断与防治岗位专家刁有祥教授迅速率领其研究团队深入生产一线,开展流行病学调查,在不同地区采集发病鸭及饲料、药品、水样等进行实验室检测,通过病原的分离鉴定和动物回归试验,最终确定该病的病原为鸭细小病毒,这是中国大陆对该病病原的首次报道。目前该课题组正在围绕该病开展相关研究。


 
关键词: 饲料 动物 雏鸭
 
[ 文章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推荐图文
推荐文章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版权隐私 | 付款方式 | 免责申明 | 联系方式 |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豫ICP备180202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