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快疫是由腐败梭菌引起的急性、致死性传染病。其特征是很快死亡,真胃和十二指肠出血水肿并有坏死灶。多呈散发性和地方性流行,对养羊业有很大为害。
该病常突然发生,往往不出现临床症状就很快死亡。病程稍长的羊离群独处,不愿走动,卧地,强迫驱赶时表现虚弱和运动失调。腹部膨胀,排黑色稀粪,磨牙。通常在数分钟至数小时痉挛而死。因此关键是做好预防工作。
常发生该病的地区要定期预防接种。目前常用的菌苗有:半日快疫-猝疽-肠毒血症三联苗;羊快疫-猝疽-肠毒血-羔羊痢疾-黑疫五联菌苗。前者半岁以下的羊一次皮下注射5~8毫升,半岁以上的注射8~10毫升;后者一律皮下注射5毫升。其免疫期为6~9个月。
发现病羊要采取如下措施:1.隔离病羊,严格屠宰和剥皮利用。尸体和排泄物及污染物经消毒后深埋。被污染的棚舍、地面和用具,用20%漂白粉或3%碱溶液消毒。2.同群及受威胁的羊群紧急预防接种,并灌服0.5%高锰酸钾溶液500毫升或20%硫酸铜溶液100毫升。3.健康羊选择到干燥场地放牧。4.黄胺类、抗菌素类药物对治疗本病有效,对病程长的羊可对症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