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文章 » 疾病诊治 » » 正文

猪鞭虫病的症状及防治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5-06-03  来源:搜猪网  作者:晨曦  浏览次数:137
核心提示:猪毛首线虫病(猪鞭虫病)是由毛首科(Trichocephalidae)的猪毛首线虫(T.Suis)寄生在猪盲肠内引起的一种线虫病。猪毛首线虫形似马鞭,故又称鞭虫。本病分布很广,对仔猪危害较大,严重时可引起仔猪大批死亡。流行特点仔猪最易受感染,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但夏季感染率最高。症状轻度感染的猪不显症状。严重感染时,盲肠和结肠黏膜有出血性坏死、水肿和溃荡,还可形成结节,此时才表现症状,主要是虫体布满盲肠黏膜吸血而损伤肠黏膜,引起顽固性下痢,粪中带血和脱落的黏膜,贫血、消瘦、生长缓慢等。严重时可引起

猪毛首线虫病(猪鞭虫病)是由毛首科(Trichocephalidae)的猪毛首线虫(T.Suis)寄生在猪盲肠内引起的一种线虫病。猪毛首线虫形似马鞭,故又称鞭虫。本病分布很广,对仔猪危害较大,严重时可引起仔猪大批死亡。流行特点仔猪最易受感染,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但夏季感染率最高。

症状轻度感染的猪不显症状。严重感染时,盲肠和结肠黏膜有出血性坏死、水肿和溃荡,还可形成结节,此时才表现症状,主要是虫体布满盲肠黏膜吸血而损伤肠黏膜,引起顽固性下痢,粪中带血和脱落的黏膜,贫血、消瘦、生长缓慢等。严重时可引起断奶期仔猪死亡。

诊断方法根据流行特点和临床特征怀疑为本病时,取粪便以饱和盐水浮集法检查虫卵来确诊。

防治措施与猪蛔虫病相同。猪粪便经过堆积发酵或沼气发酵处理后方可作为农用,以防止蛔虫卵散播。预防性驱虫,成年猪最好每年驱虫2次,2-8月龄的小猪应每隔2个月驱虫一次。圈面、墙壁、用具可用50℃一75℃的热水冲洗,对污染的场地用生石灰:2%一5%热碱水(60℃以上)及5%-10%石炭酸液进行喷洒,均可杀灭蛔虫卵。发现病猪要及时驱虫。最好是在发育为成虫前驱虫,这样即可消灭猪蛔虫对猪的危害,又可避免粪中带有虫卵。

 
 
[ 文章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推荐图文
推荐文章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版权隐私 | 付款方式 | 免责申明 | 联系方式 |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豫ICP备180202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