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文章 » 疾病诊治 » » 正文

人为免疫失败引起猪丹毒爆发的案例分析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5-05-28  来源:武汉回盛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作者:旭日  浏览次数:252
核心提示:译者按:近年来猪丹毒在国内猪场死灰复燃,在一些地区对养猪生产造成了严重影响,因此猪丹毒的控制和预防备受关注。国内猪场出现猪丹毒的爆发主要与长期已经不再使用疫苗和极少针对猪丹毒进行保健有关,在疾病出现以后发病猪场基本已经恢复了猪丹毒疫苗在场内的使用,但与译文内容相同的是很多猪场在进行疫苗免疫时(含猪丹毒疫苗),由于操作不当而造成免疫失败,从而对生产造成严重影响,希望通过对本文的阅读能够提高猪场操作人员在免疫中的细心程度和责任心。发病猪场情况该猪场位于波兰的库亚维-波美拉尼亚省、存栏母猪670头。产

译者按:近年来猪丹毒在国内猪场死灰复燃,在一些地区对养猪生产造成了严重影响,因此猪丹毒的控制和预防备受关注。国内猪场出现猪丹毒的爆发主要与长期已经不再使用疫苗和极少针对猪丹毒进行保健有关,在疾病出现以后发病猪场基本已经恢复了猪丹毒疫苗在场内的使用,但与译文内容相同的是很多猪场在进行疫苗免疫时(含猪丹毒疫苗),由于操作不当而造成免疫失败,从而对生产造成严重影响,希望通过对本文的阅读能够提高猪场操作人员在免疫中的细心程度和责任心。

发病猪场情况该猪场位于波兰的库亚维-波美拉尼亚省、存栏母猪670头。产房仔猪在28日龄断奶,产房和保育阶段采取全进全出式饲养模式,因此产房和保育舍内的环境条件良好,而生长育肥阶段由于没有严格按照全进全出模式进行,所以其环境条件不佳。免疫方面,母猪群按程序常规注射大肠杆菌、猪丹毒和伪狂犬疫苗,仔猪群免疫圆环病毒病2型疫苗(PCV2)。

猪丹毒采用灭活疫苗,在仔猪生后9、11周龄进行免疫。保育结束后仔猪分别转入两个育肥舍内进行前期育肥,其中A1舍位于母猪舍和产房附近、A2舍位于母猪舍5公里处,两栋育肥舍采用的饲料、管理方式和卫生防疫程序相同,不同之处在于饲养员和水源。疾病情况2011年11月底12初,A2舍发现有部分猪发病,表现为皮肤上有典型的菱形疹块(钻石样皮肤病变)(见图1),并由部分死亡。大约2个月后,与发病猪同舍的仔猪进入后期育肥舍,死亡率上升至4-5%。在此期间,A1舍没有任何病例或死亡情况出现。

治疗采用阿莫西林按20mg/kgbw、饮水使用、连用10天,但控制效果不好。 病理解剖与实验室检验将来自不同圈内的4头发病猪解剖,所有病猪的主要临床症状为脾脏肿大(见图2),其中2头皮下组织血管充血、1头皮肤呈菱形疹块病变。 取发病猪的肺脏、脾脏、皮下组织和肾脏,用马琼脂固定,送实验室用生化和PCR方法进行检测。从A2舍的不同圈中分别取10头仔猪的血液样品、共20头,从A1舍中取10头仔猪的血液,用ELISA试剂盒检测猪丹毒的抗体。采血时,舍内饲养员均称所有猪已经第二次注射猪丹毒疫苗有14天时间。同时,A2舍按兽医要求对10头猪紧急免疫了猪丹毒疫苗、并用耳标标记,每隔一定时间也进行采血测定其抗体水平的变化。实验室检测结果细菌学检测显示只有丹毒丝菌在培养基上生长。抗体检测结果显示,按兽医要求进行疫苗免疫并标记耳标的猪在免疫前的水平为0.157、首免后2周为0.862、二免后2周为1.025。这些结果作为对照与猪场工作人员免疫的猪进行对比。结果显示,A2舍中工作人员声明已经进行猪丹毒2免后14天的发病猪抗体水平分别为0.149和0.155,没有发病的A1舍猪为0.385。具体数据见下表和图。

结论抗体检测结果清楚的显示,虽然饲养人员声称已经进行了猪丹毒的二次免疫,但发病猪的抗体水平与未免疫猪的相当,而对照组根据兽医建议进行免疫后的抗体水平变化明显符合免疫后的抗体反应。根据上述结果,兽医对造成疫苗免疫失败的原因进行了分析,通过这种分析可以确保以后不再出现这种情况。他们发现注射方法不当或仅对部分仔猪进行了免疫是造成这次发病的主要原因,如A栋仔猪的抗体变化显示部分仔猪的抗体不合格。生产中,我们应该注意即使是疫苗质量非常好,如果注射方法错误或疫苗稀释等没有严格按说明操作,则意味着注射的剂量达不到要求,因此会造成疫苗的免疫失败。

 
关键词: 养猪 饲料
 
[ 文章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推荐图文
推荐文章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版权隐私 | 付款方式 | 免责申明 | 联系方式 |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豫ICP备180202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