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文章 » 疾病诊治 » » 正文

生猪玉米赤霉烯酮中毒的诊治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06-03-16  来源:中国兽药114  作者:一天  浏览次数:355
  近年来,我县发展养猪业较快,全县13个乡(镇)先后零星发生生猪玉米赤霉烯酮中毒。

  1 病因

  全国大部分地区阴雨连绵,地面潮湿严重,使收获的玉米不能及时晾晒入库,玉米含水过高,达到20%~30%左右。经调查该批玉米储存时间较长,又未能很好地保管,已经出现霉变。用发霉的玉米饲喂生猪,15~20天后出现中毒症状。玉米赤霉烯酮主要作用于生殖器官,使动物发生雌激素样亢进。

  2 症状

     发病初期呈现拉稀、少食、精神不振,15天后出现阴户红肿、阴门外翻、阴道黏膜充血、水肿等发情表现,仔猪生长缓慢。

  3 病理变化

     主要集中在生殖系统。阴唇肿大、乳头肿大、乳腺间质水肿、导管发育不全。阴道黏膜水肿、坏死和上皮脱落、严重的外翻。子宫颈水肿、脆弱、上皮细胞增生,呈多层鳞状细胞变性。子宫角变粗、变长、增大。 

   根据症状和病理变化,结合饲喂玉米变霉调查,诊断为玉米赤霉烯酮中毒。

  4 治疗

     立即停喂霉变饲料,更换新鲜而富含维生素全价饲料,多饮清鲜水、保持舍内通风卫生。投服人工盐、硫酸钠等药物,清理胃肠道内有毒物质。静脉注射5%葡萄糖或0.9%生理盐水250~500 ml、维生素C 10 ml和安钠咖;肌肉注射青霉素、链霉素每次80~200万IU(μg),每日2次,连续用药3天后病猪食欲正常,症状消失,恢复正常。 
 
 
[ 文章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推荐图文
推荐文章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版权隐私 | 付款方式 | 免责申明 | 联系方式 |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豫ICP备180202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