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畜久泻是兽医临床上较常见的一种疾病,若不及时治疗则会引起 脱水消瘦或继发其它疾病,造成生长缓慢,经济价值降低,严重者可脱水自体中毒衰竭而死 亡,给养殖户带来很大损失。笔者自1980年以来在兽医临床上选用祛 风药治疗大家畜久泻100例,均获满意疗效。运用祛风药要施之得当,常能获良效。治疗该 病要分析辨证家畜久泻的类型,审因求治,给于合理正确的治疗。根据临床经验,家畜久泻 可分为以下类型:湿郁气滞型、风入肠中型、脾虚湿阻型、肝郁脾虚型、肾虚泄泻型等。在 辨证论治的基础上,适当配伍一些祛风药能增加疗效,缩短病程,提高治愈率。
1 湿积气滞型 家畜患此类久泻,临床上多表现为粪稀薄,夹混有粘液,排粪后肛门频频努责,便意不尽 明显,有里急后重感。主要由于湿积阻滞大肠气机所致。祛风药辛散而香燥,燥可胜湿,并 可升举在下之清气,气机调畅,则泄泻当止,便意不尽的症状当愈。临证时在运脾燥湿行气 的基础上,常合理配伍升麻、柴胡、葛根、羌活、独活、防风等祛风药施之。
例1 商丘市梁园区李庄乡邓斌口村李某的一头3岁红色母牛 就诊。主诉:该牛腹泻二月余,每天7~8次,食欲差,反刍减少,用补中益气、健脾化湿 类中药和西药治疗,收效不明显。症见:粪稀薄,并带有粘液,似胶胨样,粪后肛门频频收 缩,便意不尽明显,精神不振,消瘦,毛乍,口腔粘腻,舌胖嫩,口色淡白,脉濡。 证属湿积气滞型久泻。治宜祛湿行气之品施之。方药:羌活50 g,炙升麻30 g,柴胡30 g, 防风45 g,苍术60 g,砂仁45 g(另包后下),黄芩45 g,厚朴45 g,广木香25 g,法半夏 30 g,茯苓60 g,陈皮30 g,甘草20 g。水煎,候温灌服,1剂/天,3剂后泄泻次数减少, 粪便成形,粘液减少,便意不尽明显减轻。行前方再服3剂,患牛粪基本正常,诸症消失, 食欲、反刍、嗳气、粪、尿恢复正常,痊愈。2 脾虚湿阻型〖HT〗家畜此类久泻,临床多表现为粪时溏时泻,精神不佳,食欲不振,消瘦,皮肤弹性降低, 被毛粗乱无光泽,腹胀,肢体倦乏无力,不愿行走,舌淡苔薄白腻,脉细弱。脾胃为仓廪之 官,后天之本,气机升降之枢纽。脾气主升,一旦脾气虚弱,清阳不升,运化失司,水谷不 化,湿浊从中生,即成清浊不分、下注,而生泄泻。如清阳升则浊阳降,脾运健则湿浊化 , 而泄泻自止。施之以祛风药既能胜湿,又能升举下降之清气,唤醒脾胃之职权。临证组方时 在益气健脾化湿的基础上,合理配伍少量的祛风药,常能提高疗效,获得理想的效果。
例2 商丘市睢阳区水池铺乡大张庄村周某一头4岁西杂红 褐色牛就诊。主诉:牛病月余,腹泻不止,食欲、反刍减少,经多方治疗不见好转。症见 :精神沉郁,心跳快而弱,体温、呼吸基本正常,反刍、嗳气减少,粪稀薄,混有未消化的 草料,舌淡苔薄白,脉快细而弱。证属脾虚湿阻型。治宜益气、健脾、化湿。方药:党参60 g,苍术60 g,白术60 g,茯苓45 g,薏苡仁60 g,白扁豆60 g,陈皮30 g,砂仁30 g(后 下),防风30 g,葛根30 g,藿香30 g,焦三仙各60 g(六曲另包冲服),炙甘草20 g。服3剂 后,粪变软,次数减少,精神食欲好转。再施3剂,粪转正常,诸症消失,后经随访未见复 发。
3 风入肠中型〖HT〗此类久泻的家畜临床多表现为粪稀薄或如水样,肠鸣腹痛,脉如带弦。“久风入中,则为 肠风飧泄。”中兽医学认为腹中雷鸣为风行地中之象也,脉弦以说明畜体感受风邪之侵。由 于风性主动而数变,风入肠中,肠管蠕动增强,水气在肠腔中相搏,从而产生腹鸣如雷及泄 泻。施之以羌活、独活、防风等药能祛肠中之风,并使肠管蠕动减慢,从而改善肠道消化吸 收功能,缓解了腹痛肠鸣泄泻等症状。
例3 商丘市梁园区王楼乡范庄王某一匹6岁黄色母马就诊。 主诉:耕种时该马经雨淋后第2天开始腹泻,现已月余,经他医治疗效果不好,腹泻时腹痛 肠鸣,食欲差。症见:精神欠佳,眼闭似昏睡,机体消瘦,毛乍脱水,皮肤弹性降低,肠 鸣不止,触诊有腹痛感,排粪时先排出稀水便后排出稍稠的粪渣,含有未消化的饲草料,舌 淡红苔薄白,脉稍有细弦。证属风入肠中型久泻,脾气虚弱运化失职所致。治宜祛风、健 脾、化湿。方药:羌活30 g,独活30 g,防风45 g,党参100 g,白术60 g,茯苓30 g,薏 苡仁80 g,壳砂仁30 g(后下),乌药30 g,干姜20 g,甘草20 g。水煎,候温投服,1剂/天 ,5剂后,粪成形,腹泻止,痊愈。
4 肝郁脾虚型〖HT〗此类家畜久泻,临床多表现为腹痛泄泻,泻后痛减,脉弦而缓。此多因肝郁乘脾,肝脾不和 ,导致腹泻。方中白术健脾燥湿;白芍柔肝止痛;陈皮理气宽中而燥湿;防风具升散之用, 辛味能行能散,能散肝郁,香附能舒脾气,且有胜湿以助止泻之功效,又为脾经引经之要药 。临症应用时方可加炙升麻、柴胡、葛根等祛风药以疏肝解郁升脾止泻。
例4 商丘市梁园区西效乡杨庄沈某一头5岁黑白花奶牛就 诊。主诉:拉稀已有二月余,经多次采用中西药治疗均未效,草少,产奶量大减。症见: 精神沉郁,毛焦肷吊,肌体消瘦,皮肤弹性降低,脱水,眼球下陷,食欲不振,有 轻微腹痛腹胀,舌淡苔薄白,脉弦而缓。证属肝郁脾虚型久泻,治宜抑肝扶脾。方 药:党参60 g,白术60 g,白芍60 g,陈皮30 g,防风45 g,炙升麻30 g,柴胡30 g,醋香 附30 g,广木香20 g,炒山药45 g,茯苓45 g,焦三仙各60 g(六曲另包冲服),炙甘草20 g 。水煎,候温灌服,3剂后腹痛减轻,粪成形,食欲增加,原方再服3剂,康复。
5 肾虚泄泻型 此类家畜久泻,多因命门火衰,不能温煦脾土致使脾土腐熟水谷失司。肾属真阴 真阳,是先天之本,生命之根也,肾虚则命门火不足,脾不温而致泄泻。临床多表现为半夜 间 阴中至阴时或凌晨阴中之阳时泄泻较重,泄泻日久,四肢浮肿,畏寒怕冷,舌淡苔白,脉沉 细,治宜温补肾阳,健脾止泻。方用四神丸加减,常配防风、茴香、柴胡、升麻等施之, 每获良效。
例5商丘市梁园区平台乡孙庄高某一匹8岁红公马来院就 诊。主诉:该马近月余一直腹泻,半夜间或五更间泄泻严重,排粪前后不时矢虚气,经多方 治疗不愈。症见:精神沉郁,机体消瘦,脱水,泄泻,肠音增强,耳、鼻、四肢不温,行走 腰胯无力,四肢浮肿,遇风寒颤,畏寒怕冷,舌淡苔薄白,脉沉细。证属肾虚泄泻。治宜温 肾暖脾、止泻。方药:制附子20 g,补骨脂45 g,肉豆蔻30 g,吴茱萸30 g,防风30 g,炙 升 麻30 g,茴香45 g,柴胡30 g,白术45 g,茯苓45 g,干姜20 g,广木香20 g,焦三仙各60 g(六曲另包冲服),炙甘草20 g。水煎服,5剂痊愈。
按在兽医临床上引起家畜久泻的原因较多,但均与脾胃的功能紊乱和障碍 有着密切关系。因脾主运化,胃主受纳腐熟,脾胃相表里共同协调完成升清降浊的功能。在 任何内外病邪因素的影响下,均可导致脾胃纳运功能失常,清浊不分而致泄泻。在治疗各型的久泻证时添加祛风之品,每施灵验,效果颇佳。若见虚实相兼时宜补脾与祛邪 并施;寒热夹杂时,宜温清同用;暴泻不止时,切记不可妄予补涩;慢性久泻时,不可 慢投分利;清热不宜过于苦寒,因苦寒之品易伤脾胃之正气;补虚不易过甘,甘易生湿也。 总之,久泻之病主要脏腑,是脾的功能失职,主要病邪是湿所致,其发病的根本诱因是饲 养失宜,必须加强饲养管理,提高抗邪能力,才可减少疾病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