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用疫苗和血清制品,在《兽药管理条例》中,属于兽药范畴,但它是一种特殊兽药,在经营上普通兽药店无权经营;在保存上需要特殊的冷藏条件;在使用上使用者必须具备一定的专业知识和操作技能。否则,无序经营、以假乱真、保存不当、不按程序乱用,反而导致畜禽发病、死亡。
1.疫苗和血清的概念疫苗:是用杀死或致弱的病毒(细菌)制成的一种无致病性而有免疫性的制剂。使用时必须严格按其使用方法与注意事项操作,才能起到预防畜禽传染病发生的作用,如猪瘟猪丹毒猪肺疫三联苗、牛口蹄疫端苗等,免疫保护期6个月~12个月。
血清:也叫高免血清,是将处于高度免疫状态的动物进行采血后分离到的含有抗体滴度较高的血清,可用于特异性疫病的紧急预防和治疗。如抗猪瘟病血清、抗猪水肿病血清、抗鸡法氏囊新城疫血清、抗小鹅瘟血清等。将血清注射到畜禽体内可直接增加机体内的抗体含量,产生的防治效果快,但不能刺激机体继续产生抗体,因此,在机体内维持时间不长,免疫期较短,可作为畜禽发病早期的特异性治疗,效果较为显著,但原则上不作为防疫用,否则就得不偿失了。
2.使用误区 在畜禽养殖过程中,好多养殖户无论畜禽有无疾病就盲目乱用血清,这已成为一些地方养殖户的通病。有的养母猪户,仔猪出生两周龄时该注射仔猪水肿病疫苗时,他不注射,等到仔猪30日龄后,买来抗猪水肿病血清,说是预防仔猪水肿病;有的养鸡户在鸡18日龄和28日龄时该用鸡法氏囊疫苗滴眼或饮水,他不用,听说邻庄有死鸡发生时,他就买点血清给小鸡打(也能防一时);还有的大鹅养到80日龄~90日龄时,因鹅大小参差不齐,听人说用小鹅瘟血清打一打,能促进生长,结果因操作不当造成300只大鹅全军覆没。类似的使用误区经常发现。
3.缺少技术指导 农村畜禽养殖近几年来发展速度较快,但由于养殖业面广量大,农村散养户较多,培训指导时他不注意听,或因忙没参加培训,养殖过程中凭经验、凭感觉、老一套。这就很容易导致疾病的蔓延或爆发。作为养殖专业村或养殖小区,一定要严格按照科学的饲养管理程序搞好疾病的防治工作。对于个别失败者,作为专业技术人员应多方面帮助其总结经验,讲清失败的根源和防治措施,并在全村或全区引以为戒。
4.正确诊断,准确选药畜禽健康状况良好时,一定要按免疫程序注射疫苗。畜禽发病后要及时找兽医正确诊断,准确选药,坚持按疗程服药。同时加强环境、用具的消毒和饲养管理工作,不能自成体系、道听途说、不按程序乱把血清当疫苗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