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养猪业的不断发展,猪呼吸道综合征的发病率逐渐上升,发病率30%~80%,死亡率5%~3 0%以上,给养猪业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当前,诱发猪呼吸道综合征有猪伪狂犬病、猪呼吸与繁殖障碍综合征、猪喘气病、猪传染性胸膜肺炎、猪肺疫、猪传染性鼻炎、猪流行性感冒。目前,这些呼吸道综合征的发生都有新的特点:① 临床表现体温升高、咳嗽、气喘、流鼻液、呼吸困难,有的抽搐。② 在猪的各个生长阶段,从母猪、哺乳仔猪、培育仔猪、育肥猪都可发生本类疾病。③ 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但气候多变的季节多发。④ 流行形势为散发。⑤ 病理变化以气管、肺及胸腔等部位和器官的变化为特征,轻重程度和范围不同。
这些疾病临床表现相似,诊断较困难,必须通过实验室诊断才能确诊。以前防控猪呼吸道疾病的方法较多,主要是投服抗生素,若长期使用抗生素易使猪体产生耐药性。目前,为了避免猪呼吸道综合征的发生,防控此类疾病又有了新对策,主要采取免疫接种、定期预防投药、加强消毒等综合性防控措施,有效地控制了猪呼吸道综合征的传播。
1 发病原因 引起猪呼吸道综合征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1.1 病原性的
由1种或2种以上的病毒、细菌或者是病毒和细菌共同感染引起的,出现呼吸道症状,加重猪只发病。
1.2 饲养管理与环境因素
这一点往往被人们忽视。把病因的注意力集中在病原学上,特别容易忽视饲养管理和环境因素。引起猪呼吸道疾病可以是原发性的病原体,也可以是继发性的病原体,如:猪多杀性巴氏杆菌、猪嗜血杆菌,这两种细菌在健康猪上呼吸道带菌比较普遍,一旦有使猪机体抵抗力降低的因素存在,就可能引起内源性继发感染,加重病情,出现明显的呼吸道疾病的症状,另外,猪群恶劣的饲养管理条件也是直接引起猪呼吸道疾病的重要原因,如猪群密度过大,不同日龄的猪只混养在一起,猪舍潮湿,通风换气不良,空气中有害气体过多,猪舍消毒卫生差,粪尿没及时清除,猪舍湿度变化大,饲料单一,猪只营养不良以及其他降低猪体抵抗力的因素等多种应激,都可成为猪呼吸道疾病暴发的诱因。
2 临床表现
2.1 猪伪狂犬病
猪伪狂犬病是由伪狂犬病病毒引起的猪的一种发病急,传播迅速的传染病,仔猪发病率和病死率很高。l~20日龄的新生哺乳仔猪最易感染,体温升到41~42.5℃,运动不协调,全身发抖,口吐白沫,腹泻,痉挛抽搐,同窝中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可达l 00%,21日龄以上及3~d日龄幼猪患本病时,体温升高,呼吸困难,状如狂犬病,但不攻击人畜,出现神经症状,唇肌、耳肌及四肢肌肉麻痹,不能吞咽,声音嘶哑或发出尖叫声,一般于发病后4~6 d死亡。4个月以上的育成猪发生本病时,仅见打喷嚏、咳嗽及体温升高等症状,不采用药物治疗,一般经过1~5d能自愈,公猪可引起睾丸鞘膜炎,母猪患本病时,伴发便秘、食欲减退、眼睑水肿,呼吸困难;自愈后产死胎、弱仔和木乃伊胎。
2.2 猪繁殖与呼吸障碍综合征
猪繁殖与呼吸障碍综合征是由猪繁殖与呼吸障碍综合征病毒引起的一种传染病,传播迅速,危害广泛。公猪表现厌食、精神差、性欲减退、精液质量下降。母猪表现为咳嗽、不同程度的呼吸困难、发情期延长,甚至不发情;妊娠母猪发生于早产、后期流产、产死胎、胎儿木乃伊化、产弱仔等,部分新生仔猪呼吸困难、运动失调及轻瘫,几天内死亡。断奶前后的仔猪最易感染,感染后体温升高40℃以上,呼吸严重困难,呈腹式呼吸,眼球突出、眼睑发青,耳尖边缘呈紫色,肌肉震颤,共济失调,有些仔猪呈“八字形”呆立,鼻有分泌物渐进性消瘦,少部分仔猪皮肤发紫,死亡率高达40%~100%。育肥猪感染后表现轻度的症状。少数病例表现为咳嗽,双耳背面、边缘、腹部及尾部皮肤出现一过性深色的斑块,易发生继发性感染,并出现相应的症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