煎中草药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科学的煎,能使中草药中的有效成分较多地转到汤液里去。但有的人对煎中药不注意方法,例如煎药用具不当、熬药温度太高、煎药时间太长,熬药次数过多或过少等,以致非但不能物尽其用,而且还会破坏某些药物的有效成分,所以煎中药我们必须掌握以下几点:
(1) 煎药器具:
传统的煎药器具采用沙锅或陶罐,这类器具受火均匀、传达室热缓慢,有利于将有效成分析出,并使析出的成分不易与器具发生化学变化。煎药不宜采用铁、铜、铝制锅,这些器具极易与汤液成分发生反应,影响药效。
(2) 煎药温度:熬药时要用文火,让药质渐渐溶入水中,这样做既不易破坏药性,又可使药物的有效成分充分析出。快火、旺火煎药,常可使植物性中草药中的蛋白质很快凝固,影响其它有效成分的析出,减速低药物的疗效。
(3) 煎药时间:煎中草药时,不要将水烧开后再向里面投药,而应当先投药于凉水中浸泡20分钟,且水量应淹过药材,使水先渗透到草药中,让内部膨大,再小火煎之,一般需20-30分钟,时间过长易破坏药性,交损失其挥发性物质;时间太短,有效成分未充分析出。煎药切忌煎干、煎焦后再加水,这样做不但无药效,而且还会增加毒性。强壮滋补药煎的时间可稍微长一些。
(4) 煎药次数:一般汤药煎两次,即头汁和二汁。煎二汁时水量要少一些,以免药汁浓度太低。
对于特殊的矿物药、贝类药可煎三汁,因为这些药材在水中溶解度小,宜久煎,但也不要超过1小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