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口疮病毒又称为羊传染性脓疱病,多发于3~6月龄的羔羊,春末夏初季节,流行最为严重,但今年秋季,受夏季潮湿气候的影响在桦南县境内发生,为有效控制羊口疮病毒的扩散和蔓延,桦南县畜牧兽医局积极组织畜牧科技服务中心的科技人员,深入村屯进行实地调查,为养羊户制定出了有效防治羊口疮病毒的防治措施,并深入养殖户作技术指导。
1.圈舍消毒:羊圈彻底清理和消毒一次,圈舍地面消毒采用生石灰火碱法效果最好(在圈舍地面铺洒生石灰后,再用3%的火碱水喷洒),圈舍墙壁、栏杆、料槽、水槽等用具,每20天用消毒液消毒一次(酸性消毒剂和碱性消毒剂要交替使用)。
2.公羊和怀孕后的母羊肌肉注射一次亚硒酸钠10毫克、维生素E500毫克,锌、钙、钴、纳等矿物质2-3克。
3. 羔羊初生3天后,每只肌肉注射右旋糖酐铁0.05克,7天以上肌肉注射亚硒酸钠1-2毫克、维生素E25-50毫克,同时补充锌、钙、钴、纳等矿物质0.5-1克/公斤。
4.哺乳期的羔羊及时补充亚硒酸钠和维生素E,每月肌肉注射一次。经过一个多月的推广应用,80%的养羊户采用此项技术,有效地控制了羊口疮病毒的扩散和蔓延,受到全县养羊户的好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