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文章 » 疾病诊治 » » 正文

副猪嗜血杆菌与圆环病毒混感诊治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3-06-02  来源:合肥都帮生物  浏览次数:494
核心提示:1发病情况  河南省夏邑县某猪场于2012年10月从外地引进80头仔猪,平均体重30千克左右。引进后第5天,畜主对猪群进行了猪瘟疫苗

1发病情况

  河南省夏邑县某猪场于2012年10月从外地引进80头仔猪,平均体重30千克左右。引进后第5天,畜主对猪群进行了猪瘟疫苗的免疫。注射疫苗后第3天,个别猪舍猪开始发病,初期病猪咳嗽,体温升高,精神沉郁,食欲减退,四肢,耳和腹部皮肤呈蓝紫色,个别猪跛行或不愿活动。注射多西环素和安痛定未见有明显效果。随着病情发展,部分病猪臀部皮肤有紫红斑块,病猪表现明显呼吸困难,逐渐消瘦等症状。猪群的发病率为25%,死亡率达10%,主诉发病仔猪从未免疫过猪圆环病毒病疫苗和猪蓝耳病疫苗。

2临床症状

病猪精神沉郁,被毛粗乱,食欲下降或废绝,流鼻涕,咳嗽,呼吸困难,有的病猪呈腹式呼吸。体温升高达40℃~41.5℃;尿液呈黄色,大部分猪腹泻,呈饲料样,酸臭味。大部分病猪四肢及耳部皮肤发绀,呈蓝紫色,腹部及臀部皮肤有紫红色斑块。部分病猪腕关节或跗关节肿大,跛行,重症的病猪常将四肢屈于腹下,不愿活动,最终衰竭死亡。

3剖检病变

对3头典型病猪进行病理剖检,大体病变主要为体表和肠系膜淋巴结肿大,苍白,尤其是下颚,纵膈,肺门,腹股沟等处淋巴结最明显,切面呈灰白色,偶见病猪肺门淋巴结充血,出血现象。病猪心包内可见豆腐渣样渗出物,使外膜与心脏黏连在一起,形成“绒毛心”。有的病猪可见典型的间质性肺炎,肺脏局部质地坚实,尖叶,心叶,膈叶底缘均有不同程度的病变。渗出的纤维素使肺脏和胸膜,膈肌发生黏连,严重的病例可见纤维素吧整个肺脏完全包裹。肝脏肿胀,表面呈黄白色与紫色详见的斑驳状。脾脏表面和边缘可见红色,稀疏分布且突出的砂粒状丘疹。肾脏皮质有黄白色相间的坏死灶。病猪肿胀的关节腔内有黄白色黏液。

4诊断

根据发病情况,临床症状,剖检病变诊断结果,综合判断该猪群发生了副猪嗜血杆菌病与猪圆环病毒混合感染。

5防治措施

  首先隔离病猪,对整个病猪圈舍进行消毒,1次/天。病猪用强效咳喘静进行肌肉注射,1次/天,连用3天。全群猪饲料加入副猪链毒康,在饮水中加入葡萄糖,电解多维,以增强猪的体质,防止发生其他继发感染。采取上述综合措施5天后,猪群无新发病例,病情得到了有效控制。

6小结与讨论

  通过对猪场流行病学调查,对病死猪的临床诊断及剖检病变进行观察,综合判断该猪场发生的疾病为副猪嗜血杆菌病与猪圆环病毒混合感染,在采取了正确的综合防治措施后,病情得到了有效控制。

  此次发病时由于引进猪后,在没有消除猪群应激的状态急于注射疫苗,加重了猪群的应激反应,且在发病后没有采取正确的治疗措施造成的。因此,建议猪场在从外地进猪后应首先采取措施消除猪群的应激,猪群稳定后再注射疫苗。副猪嗜血杆菌是条件性致病菌,在饲养环境不良,断奶,转群,混群或长途运输等应激情况下各年龄猪群都易发病。猪圆环病毒病疫苗价位较高,因此更应注意加强非免疫猪群的饲养管理,并配合严格的生物安全措施和消毒措施.


  合肥都帮生物制药有限公司
  技术咨询热线:400-600-8104
       网址:
http://www.hfdbsw.com/
 
 
[ 文章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推荐图文
推荐文章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版权隐私 | 付款方式 | 免责申明 | 联系方式 |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豫ICP备180202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