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文章 » 疾病诊治 » » 正文

猪蓝耳病的综合防治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3-04-19  来源:中国兽药114网  作者:晨曦  浏览次数:225

该病是一种新的病毒性传染病,至今还没有切实可行的防治方法和特效药,应以综合防治为主。

1、坚持自繁自养:胎盘传播是本病的重要传播途径,所以坚持自繁自养,不从疫区和有本病史的猪场引种是及其重要的预防措施。

2、严格的检疫制度:确需引种时必须严格执行隔离检疫制度,并采血送到有条件的实验室进行蓝耳病的抗体检测,抗体阳性猪绝对不能引进,抗体阴性猪也应该隔离观察,直到母猪怀孕后无繁殖障碍、所产仔猪无蓝耳病症状才可与其他猪混养。

3、疫苗接种:目前有灭活苗和弱毒苗两种疫苗可以用。我国也已经研制出适合我国流行毒株的灭活苗,据报道免疫后20天抗体达到高峰,并可以持续6个月左右,可用于种猪的免疫预防,对发病的猪场应用后也能大大提高母猪的产仔率和仔猪的成活率。对于弱毒苗的应用一定要谨慎,如果猪场经血清学检查确实已经感染了该病,可以考虑用弱毒苗接种以缓解仔猪的呼吸道症状,降低死亡率,提高母猪的繁殖力,减少经济损失。弱毒苗的免疫程序是:后备母猪配种前2—3周免疫一次,确保其高效价抗体水平以有效保护怀孕期不受病毒的侵害;仔猪可在18—21日龄母源抗体消失前进行,也可以采用国外流行的二次免疫法即断奶前和断奶后各进行一次。

接种疫苗并不能产生100%的保护,而仅能起到一定的预防作用,用了疫苗后还有发病的可能,尤其是弱毒苗的使用更应该慎重。

4、发病时的措施:一旦猪场发病,要对病猪和外观健康的猪尽快隔离饲养,料糟、水槽严格分开,猪只之间不能相互接触以防传染。

 
 
[ 文章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推荐图文
推荐文章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版权隐私 | 付款方式 | 免责申明 | 联系方式 |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豫ICP备180202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