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行情 » 分析预测(猪) » 正文

养猪户为何喜中有忧——亦喜亦忧看肉价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07-08-19  浏览次数:276
今年前8个月,飞涨的肉价一次又一次刷新历史纪录。对此,养猪户喜中有忧。喜的是肉价上涨,带来了生猪价格的上涨,让他们的腰包鼓起来;忧的是生猪价格过高,可能引发一哄而养,到时候猪价又下跌,好景不长。

猪价虽高 补栏仍谨慎

“每公斤生猪收购价16元,比去年同期高出一倍。出栏一头猪,现在可以赚400多元。这样的行情,没有人能想到。”8月11日,温岭市石桥头镇养猪户刘其春在接受采访时,难掩一脸的喜悦。

刘其春有7年的养猪历史,今年的行情的确出乎他的意料。

2005年和2006年,猪价持续低迷,特别是2006年下半年,生猪价格一度跌到成本价每公斤8.6元以下。那时,养猪越多,亏损越大,养猪户纷纷缩减规模,甚至少数养猪户将母猪宰卖转行。



但刘其春没有这样做。原因是,他不甘心就这样放弃。今年初,猪价有抬头迹象,他看准时机,以每头1200元价格买进7头后备母猪。



“现在行情特别好,有人要出1900元买我的母猪,但我不会卖。”刘其春说,前几年养猪没赚着钱,今年他想抓紧时间繁殖猪苗,扩大规模,把前两年没赚的钱补赚回来。

与刘其春持不同观点的养猪户也为数不少。临海市河头镇溪南村养猪户陈猛友说,现在猪价虽处高位,但各种不利因素也多。他将之归纳为三点:

一是养猪成本大幅度提高。作为主要饲料的玉米,由去年每公斤1.2元涨到了现在的1.8元,兽药投入上涨到了四五十元一头;仔猪价格高,补栏成本上升,一些人担心现在高价买进猪苗,若以后生猪行情看跌,低价卖大猪,得不偿失。

二是历经风险后,众多养猪户日趋理性,担心“缺乏远见的人”盲目跟风,一哄而上养猪,造成供大于求,肉价再次下跌。

三是疫病的复杂多变提高了养猪风险。去年下半年以来,“高热病”对生猪生产造成了致命打击,致使不少养猪户的信心严重受挫。目前,天气炎热,有些养猪户对“高热病”存有顾虑,即使在现在极好的市场行情面前,仍抱观望态度,不敢贸然补栏。

智者见智 养猪前景好

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在高猪价和好政策的双重利好驱使下,众多精明的养猪户还是嗅出了难得的商机。

去年,我市各地对各养猪场新买进的能繁母猪进行补助。其中黄岩区对每头新买进的能繁母猪发放200至400元不等的补助,对每头新买进的公猪发放进价款50%左右的补助。

不久前,农业部又发出通知,要求各级畜牧兽医主管部门落实生猪发展政策要进村到户到场。从我市的情况看,这一通知精神正在有效贯彻落实。

现在,较以前,我市各地养猪热情空前高涨,甚至连一些已多年不养猪的人也重新加入养猪行列。典型的例子是仔猪价格跟着猪肉价格一起飞涨。



据调查,目前,一头35公斤重的仔猪,要卖到600多元,而去年同期300元左右就够了。尽管如此,在少数地方还出现了仔猪供不应求的现象。



此外,育猪出栏体重在100公斤至110公斤,这是一般规律。但在猪价高涨的现在,这个规律已受到挑战。不少养猪户将猪养到125公斤至150公斤出栏,有些甚至养到175公斤才出栏。

8月7日,台州市春法畜牧有限公司负责人林春法,为他的600头母猪向台州市生猪产业协会互助合作保险部缴了6万元保费。此举与8月9日省政府发出的《关于促进生猪生产稳定市场猪肉供应的通知》精神不谋而合。其意义在于,一年内,如果林春法养的母猪因自然灾害或疫病死亡,他将可能获得每头1000元的补助。

目前,养猪的好气候在我市已日渐形成。市农业局有关人士说,现在,要注意的是,充分把握有利时机,扩大科学养猪规模,打造台州猪业品牌。特别是当前,有关部门应该引导养猪户理性对待猪价,眼光放长远,不能只看到眼前利益,而忽视未来可能的跌价,更不该提倡一窝蜂盲目养猪。

特别提示:本信息由相关企业自行提供,真实性未证实,仅供参考。请谨慎采用,风险自负。


[ 行情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相关行情
推荐行情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版权隐私 | 付款方式 | 免责申明 | 联系方式 |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豫ICP备180202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