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行情 » 分析预测(猪) » 正文

咋遏制猪肉涨价 规模养殖!?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07-08-06  浏览次数:300

近段时间,猪肉价格的节节攀升牵动着市委、市政府和广大群众的心。为了稳定猪肉市场,市政府已发出了《关于抓好当前生猪生产工作的通知》,落实了相关扶持政策和鼓励经费,力争尽快调动养殖户的积极性,抓紧增加补栏,保障市场供应。预计今年底或明年初,我市生猪市场便能恢复正常生产。

对我市生猪产业来说,市委、市政府的政策无异于一颗“定心丸”。但一些问题仍值得反思:生猪及加工产业究竟怎么了?怎样来保障猪肉市场的长期稳定?我市提出的“做大做强生猪产业”的目标又该怎样完成?近日,记者跟随有关部门深入养猪农户、规模养殖场及生猪屠宰加工企业进行调查,感触颇深:发展标准化规模养殖,推动我市养殖业从传统的分散养殖向现代化、流程化、科学化生产转变,才是治本之策。

怪!猪肉价格涨了 农民担心亏了

调查:养猪村难找养猪户

今年猪肉价格持续上涨,养殖户究竟是赚了还是赔了?记者走进1组村民刘明芳的院子时,她正在整理着不多的几根猪草,旁边一溜猪圈空空如也,只有最后一个圈里还剩下不到10头小猪。“等这批猪上市赚了钱,我也不养了”,她说。

昔日的金牛区傅家碾村曾是个标准的“养猪村”,可记者在村子里问了一圈才找到几家仅存的养猪户,刘明芳正是其中的一个。“以前谁家没有几十头猪啊,但现在赚不到钱了!”她说。

同村的王承义常年生病,做不了重活,正因为如此,他还养了40头猪,在村上数一数二。他给记者算了一笔账:40头猪,正常情况一年可以赚8000元,可今年不仅没赚到钱,还在担心亏损。“自家的猪死了好几头,损失至少1000元。现在的猪,有病的要打针,没病的要预防,都要花钱,如果再死几头,我的成本都收不回来了!”他说。

分析:四因素降低积极性

我市一直是生猪生产大市,但是今年的统计表明,目前我市生猪存栏量比2006年二季度末大幅减少,农村空栏农户也在不断增加。那么,是什么导致农户养猪积极性下降,是什么导致猪肉价格持续上涨?市农委最近出炉的调查报告显示,主要是受四个因素影响:

价格大跌的滞后效应——

据介绍,2005年下半年开始,由于受国内整个生猪市场的影响,我市生猪价格连续下跌,到去年上半年肥猪价格一度跌至每公斤4.60元,仔猪价格跌至每公斤3元。跌幅之大,下跌时间之长,均为近年来所罕见。造成生猪养殖户大面积亏损,严重挫伤了其养猪积极性。养殖户对发展生猪生产信心不足,致使生猪生产规模缩减,能繁母猪存栏下降,甚至出现了大量淘汰或宰杀母猪的现象。

生猪疫情——

2006年6月以来,我国南方部分省市发生高致病性猪蓝耳病,部分疫区生猪存栏减少达60%。疫情的迅速蔓延给整个国内养猪业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我市虽然没有发生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疫情,但由于夏季是生猪疫病高发季节,仍有部分地方出现了蓝耳病、猪瘟、伪狂犬病等常见病混合感染疫情,许多养殖户担心生猪感染疫情,产生恐惧心理,大量提前出栏,抛售肥猪和育肥猪。

生猪外调——

受到疫病等影响,今年以来省外猪肉价格出现大幅度增长,其中上海无皮无骨瘦肉上涨到22.00元/公斤,北京、广州上涨到18.80元/公斤,平均每公斤至少上涨了1.50—2.00元。为了保证猪肉市场的稳定,各地纷纷从四川采调猪肉。据省上统计,仅今年4月,全省生猪调往省外市场总量同比增长12%,调往主销区广东、北京和上海等市场的外调量同比增长了15%。

成本增加——

从2006年底开始,作为饲料主要原料的玉米价格持续攀升,到今年5月已达到每公斤1.70元左右,比上年同期上涨16%左右。同时,棉饼、饲料用油价格等都有不同程度的上涨,养猪成本呈逐年增长的态势。据调查,出栏一头肥猪,仅饲料成本同比便增加40—50元。另外,各种食品、农产品及水、电、煤和运价的全面上涨,也增加了生猪生产成本。

变!转变生产方式 做强生猪产业

调查:规模管理规避风险


农户家的猪圈逐渐空了,可位于大邑县晋原镇七里村的成都市金正食品有限公司却是另一番景象。在这个占地250多亩的企业中,存栏3000头种猪,“年可出栏60000头优质种猪。”管理人员介绍说。

这里的猪圈跟记者在农户家见到的完全不同,一个个标准圈干干净净,通风、杀菌等设备一应俱全。当记者提出要进入圈场内拍摄时,却被工作人员婉言谢绝了:“我们的卫生把关非常严格,必须穿完全干净的工作服,通过10分钟的杀菌处理才能进去,避免生猪感染疫病。”

猪场附近有一座古色古香的院子,原来这是一座专家大院,由四川农业大学的猪育种专家李学伟博士、动物营养专家吴德博士等亲自坐镇。不仅优先推广养殖高科技、新品种、新成果等,还在养殖的各个环节提供全方位的指导和服务,“今年猪蓝耳病较为严重,但我们通过现代的养殖条件,一直注重卫生、消毒且严格采取了疫苗注射等预防措施,即使出现突然状况,也能保证及时集中的防治处理,这样才能正常生产,将损失降至最少。”

分析:向标准化养殖转变

传统的分散养殖导致了农户养殖方式不科学、卫生条件无保障、疫病防控不得力,信息滞后,应对市场的能力较差,而这些因素必须通过现代化规模养殖才能有效避免。痛定思痛后,市委、市政府决定,为了我市生猪产业的长期持续稳定,应抓住此次恢复生产的有利时机,加快我市畜牧业从传统生产方式向现代化、规模化、标准化养殖转变。

转变生产方式:5年内规模养殖要达60%

从金正公司返回大邑县的途中,记者看到,一个全新的标准化规模养殖场正在加紧建设中,“像这样的小区,今年我市至少要发展20个以上!”该县有关负责人告诉记者。据悉,为了扶持规模养殖,该县出台了专门政策。不仅是大邑县,我市还将在全市各区(市)县特别是邛崃、蒲江等生猪产业牵头县市大力发展规模化养殖。力争通过5年时间,在生猪产业发展区建设生猪养殖小区、养殖场1000个,养殖小区、养殖场每年出栏商品猪400—500万头,规模养殖比例提高到60%左右。

转变防疫方式:今后养猪场不能随便修

地势平坦,背风向阳,水、电、气等基础设施完善,不同畜禽不得混养……今后,我市新建的养猪场不能再像原来一样随心所欲地修建了。据悉,目前市上正在制定《成都市畜禽养殖管理办法细则》,将积极引导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和大户,建立规模化、标准化、集约化的养猪场和养殖小区。目前,作为我市生猪产业牵头县市的邛崃市和蒲江县都已依托龙头企业加大了标准化养殖力度,其中邛崃市“电脑猪”以及寿安推广的“溯码猪”都是通过佩戴防疫溯码标识为猪建立档案,从养殖到加工实现全程电脑监控,从生产到餐桌确保肉制品的质量安全。

今后的规模养殖场、养殖小区,必须配备兽医技术人员且建立健全动物防疫制度,做好消毒和免疫工作,养殖场户应当按照国家规定,配合动物防疫监督机构实施强制免疫。

转变抗风险方式:大力开展生猪养殖保险

7月26日,四川正原猪业有限公司和成都蓝新科技有限公司与中国人保财险成都市分公司签下了我市生猪保险第一单:在政府的补贴下,两公司为1760头母猪成功地投了保,一旦母猪死亡,可得到每头600元的赔付。本月17日前,我市邛崃、崇州、蒲江、新津、都江堰、双流、温江、金堂、龙泉驿、青白江等二、三圈层10个区(市)县的首批养殖户将为他们的2万余头母猪买保险。

据悉,除了母猪保险,我市还在探索、引导“一加三”合作模式(专合组织+农民会员、投入品企业、屠宰加工收购企业),建立由专合组织主导的养殖风险基金,开展养殖户互助保险,提高抗御生猪养殖风险的能力。

本报记者 陈泳

相关报道

大邑农民:股份养猪有搞头!

(成岗 家春 骏天 记者 汪光辉) “入股合作社实惠多,不仅有优惠政策,承担养殖的业主又有技术和经验,还有集体来承担风险,以目前生猪市场行情来看,合作社大有搞头!”日前,大邑县晋原镇青屏村龙吟农民养猪专业合作社成立仪式上,会员陈学勤领到《会员证》后高兴地告诉记者。

据合作社理事长叶含昭介绍,青屏村有养殖生猪的传统,年出栏量大,但农户较为分散,缺乏经验,抵御市场风险能力差。他说,成立合作社就是要把散户联合起来,形成标准化饲养、规模化经营,降低市场风险,获得更大经济效益。会员牟淑琼为记者算了一笔账:用传统方法喂,出栏一头猪平均要3个月,除去成本和人工,收入只有五六十元。“今年生猪市场行情那么好,加上是集中喂养,业主又有养殖经验,又同食品厂签订了收购合同,入股合作社我放心。”她乐呵呵地告诉记者。

据介绍,合作社由村集体、农户和业主三方按3∶3∶4的比例出资组建,其中村集体出资部分由大邑县农投公司提供借款,利息由县财政支付,农户以1000元为一股入股。目前,已有86户农户入股,股金达24万余元。合作社将建一座面积18.7亩,包括8幢猪舍,集办公、生活等用房在内的符合标准、规范、环保要求的养猪小区,严格养殖科学化、免疫程序化管理,定期消毒,对生产人员实行专业化培训。预计养猪小区可年生产育肥1万头生猪,按一般均价计算,一头猪可获得纯利70元,一年收入预计70万元。村集体按比例预计一年可分红近21.6万元,首先用于归还县农投公司借款,借款还清后,全部作为村集体积累,用于发展公益事业。农民按比例预计一年分红近21.6万元,每年每股可分红300元。业主按比例预计一年可分红近28.8万元。



特别提示:本信息由相关企业自行提供,真实性未证实,仅供参考。请谨慎采用,风险自负。


[ 行情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相关行情
推荐行情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版权隐私 | 付款方式 | 免责申明 | 联系方式 |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豫ICP备18020244号